合肥市将拓展花境范围让市民“就近赏景”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结合旧城改造等,各城区力争完成1—2个大体量公园建设;每年,各城区要打造3—5条特色道路绿化和林荫路;拓展花境范围让市民“就近赏景”……近日,合肥市下发《全力提升主城区园林绿化品质的通知》,全力构筑城区特色风貌。
各城区力争完成1—2个大体量公园
主城区是城市各种要素最为集聚的地方,其园林绿化与市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通知》提出,各城区紧密结合区情特色,进一步挖掘历史人文地域特色等,强化顶层设计。如瑶海区东部新中心、蜀山区的西部新城、包河区的高铁片区,园林绿化从一开始就要坚持高起点规划,以精雕细琢的态度打造精品。
同时,各城区要突出公园绿地的核心地位,将绿地建在百姓身边,让广大市民就近享用绿色福利。《通知》提出,各城区要结合旧城改造等,每个城区力争都能完成1—2个大体量的公园建设;并充分挖掘历史人文要素,重拾城市记忆,结合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复合功能项目建设的有关要求,着力实现“一园一品”;积极推进公园主题化、特色化改造提升,不断完善公园的配套设施。
主城区林荫路推广率要超90%
芜湖路、环城路、明光路……两侧的大树密集,林荫路已初步成形,对于选择慢行交通出行的市民来说,会感到不少惬意。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也在谋划打造更多林荫路,例如,瑶海区就计划将辖区内的铜陵路、裕溪路等打造成林荫路。按《通知》要求,今后,合肥市将以一环路、二环路或辖区内一些重要道路景观提升为重点,将道路景观提升和城市林荫路建设进行有机结合。今后每年,每个城区要打造3—5条特色道路绿化和林荫路。力争到2020年,合肥市主城区林荫路推广率达到90%以上。
拓展花境范围让市民“就近赏景”
今年上半年,合肥市重点打造街头花境,共设置202处,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主干道路沿线、重要节点或交口绿带岛头,以及行人车辆视线开阔地段。在植物选择上,以露地花灌木和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以时令草花为辅,并配置园林小品等。接下来,合肥市将继续在“微景观”上下工夫,加大和拓展城市道路花境的实施范围,加大花境在城市公园、游园、单位、小区及城市出入口等的应用。同时,进一步丰富花境设计形式,如林缘花境、临水花境、岛状花境、路缘花境、专类花境等,实现让市民“出门即景”、“就近赏景”,让街头“小游园”成为市民的“大花园”。
让更多立体绿化来到市民身边
去年,合肥市园林部门在环湖北路渡江战役纪念馆下穿桥两侧,布置了立体绿化,整个垂直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今年初,庐阳区园林部门在北一环与可苑路和肥西路交口的天桥桥墩、横梁上,试行真假花草结合立体绿化,效果都很不错。
此次《通知》要求,主城区园林部门要千方百计拓展绿化空间,最大限度地在居民身边增绿添彩,加大合肥乡土树种的推广力度和藤本植物的使用,先期可在建筑墙体、围墙、立交桥、下穿桥等实施垂直绿化,逐步向屋顶发展,向空间要绿量。同时,充分调动市民的主人翁意识,在爱绿护绿的基础上建绿增绿,可在居民楼周围种上好管易活的攀援植物,绿化美化自家阳台,营造立体绿化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