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病变:眼睛“中央处理器”的危机警报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在我们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中央,有一个小小的黄色区域,这个就称为“黄斑”。
在我们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中央,有一个小小的黄色区域,这个就称为“黄斑”。 它就像相机的高像素传感器,集中了大量感光细胞,负责我们的中心视力——看书写字、辨认人脸、开车时观察前方细节,甚至欣赏色彩与光影,都依赖黄斑的正常功能。 ![]() 一旦黄斑发生病变,中心视力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黄斑的神秘面纱,让你了解它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 PART 01 黄斑病变的常见类型与诱因 1.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最常见的黄斑病变,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类。 干性AMD:视网膜黄斑区细胞代谢异常,逐渐出现玻璃膜疣,视力缓慢下降,视物模糊。 湿性AMD:视网膜下异常新生血管渗漏、出血,导致中心视野迅速出现暗点、视物变形,若不及时治疗,数周内可能失明。 2. 其他类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遗传性黄斑变性等。 高危因素:年龄增长、吸烟、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长期紫外线暴露、肥胖等。 PART 02 这些症状可能是黄斑病变的信号 中心视力下降:看东西模糊,尤其看近距离物体时困难,戴眼镜也无法改善。 视物变形:看门框、窗户线条时出现弯曲、扭曲,或中心区域出现暗点。 色彩感知异常:颜色变得暗淡、褪色,对比度下降。 视野缺损:中心视野出现黑影或空白区域,周边视力可能暂时不受影响。 ![]() PART 03 预防黄斑病变,从早做起 戒烟:吸烟是AMD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可降低50%发病风险。 防晒护眼:强光下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蓝光长期照射。 健康饮食:多吃绿叶蔬菜、深海鱼、柑橘类水果,补充抗氧化剂和叶黄素。 控制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管理血压、血糖,定期眼科复查。 定期检查:50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眼底;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查一次。 ![]() 责任编辑: 许吴百
|
文章导航条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ah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