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不止看不清,这些危害要警惕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近年来,近视越来越高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近年来,近视越来越高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近视的诸多不便,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如果普通近视不小心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可能会有更多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怎么样算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有什么风险? 我家孩子是不是高度近视? 01 什么是高度近视 如果把眼睛看作一台精密的单反照相机,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相机镜头等屈光介质的折射,在眼底这张底片下准确聚焦形成清晰的照片。但近视患者由于眼球结构发生改变,眼轴不断拉长,外界光线只能对焦于视网膜前,因此不能形成清晰的照片。 ![]()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6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正常成人眼轴约24毫米)。它不只是“近视度数高”这么简单,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结构的改变,带来潜在风险。 02 高度近视的危害 1. 眼底病变风险飙升 眼轴过长会像“吹气球”一样拉扯眼球内壁的视网膜,使其变薄、变脆弱。这可能导致: -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被牵拉后出现裂孔,液体渗入引发脱离,表现为眼前黑影、闪光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失明; - 黄斑病变:眼底中心的黄斑区负责精细视力,高度近视可能导致黄斑出血、变性,直接影响中心视力,甚至出现视物变形; - 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老化加速,出现“飞蚊症”,严重时可能牵拉视网膜引发新问题。 ![]() 2. 其他眼病风险增加 高度近视人群患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较高,白内障发病也较早、相对严重。这与眼球结构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异常密切相关。 ![]() 03 高度近视的应对与治疗 目前科学干预可矫正视力、控制进展,高度近视的核心风险在于眼底病变,而非单纯的度数高低。无论是否手术,定期监测、科学防控才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1.视力矫正:从“看清”到“舒适” - 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基础选择,高度近视建议选高折射率镜片(更轻薄),隐形眼镜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角膜感染。 - 手术矫正: 激光手术(全飞秒、半飞秒):适合角膜厚度足够的中高度近视,通过切削角膜调整屈光; ![]() ICL晶体植入术:在眼内植入人工晶体,不损伤角膜,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者 。 ![]() 2. 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半年至1年做一次眼底检查,早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问题,及时激光修补或药物干预,避免严重后果。 ![]() 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别忽视眼底检查;如果孩子近视,尽早干预,别让“小近视”拖成“大麻烦”。 责任编辑: 许吴百
|
文章导航条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ah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