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近视越来越高发,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近视的诸多不便,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如果普通近视不小心发展成为高度近视,可能会有更多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失明。
  
    怎么样算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有什么风险?
 
    我家孩子是不是高度近视?
 
    01 什么是高度近视
 
    如果把眼睛看作一台精密的单反照相机,正常情况下,外界光线通过相机镜头等屈光介质的折射,在眼底这张底片下准确聚焦形成清晰的照片。但近视患者由于眼球结构发生改变,眼轴不断拉长,外界光线只能对焦于视网膜前,因此不能形成清晰的照片。
 
 
    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600度,或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正常成人眼轴约24毫米)。它不只是“近视度数高”这么简单,更可能引发一系列眼部结构的改变,带来潜在风险。

    02 高度近视的危害
 
    1. 眼底病变风险飙升
 
    眼轴过长会像“吹气球”一样拉扯眼球内壁的视网膜,使其变薄、变脆弱。这可能导致:
 
    -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被牵拉后出现裂孔,液体渗入引发脱离,表现为眼前黑影、闪光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失明;
 
    - 黄斑病变:眼底中心的黄斑区负责精细视力,高度近视可能导致黄斑出血、变性,直接影响中心视力,甚至出现视物变形;
 
    - 玻璃体混浊:玻璃体老化加速,出现“飞蚊症”,严重时可能牵拉视网膜引发新问题。
 
 
    2. 其他眼病风险增加
 
    高度近视人群患开角型青光眼的概率较高,白内障发病也较早、相对严重。这与眼球结构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异常密切相关。
 
 
    03 高度近视的应对与治疗
 
    目前科学干预可矫正视力、控制进展,高度近视的核心风险在于眼底病变,而非单纯的度数高低。无论是否手术,定期监测、科学防控才是保护视力的关键。
 
    1.视力矫正:从“看清”到“舒适” 

    - 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基础选择,高度近视建议选高折射率镜片(更轻薄),隐形眼镜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角膜感染。
 
    - 手术矫正:
 
    激光手术(全飞秒、半飞秒):适合角膜厚度足够的中高度近视,通过切削角膜调整屈光;
 
 
    ICL晶体植入术:在眼内植入人工晶体,不损伤角膜,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较薄者 。
 
 
    2. 定期检查:防患于未然
 
    高度近视者建议每半年至1年做一次眼底检查,早发现视网膜裂孔、黄斑病变等问题,及时激光修补或药物干预,避免严重后果。
 
 
    如果已经是高度近视,别忽视眼底检查;如果孩子近视,尽早干预,别让“小近视”拖成“大麻烦”。
 
责任编辑: 许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