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孩子咳嗽老不好,罪魁祸首可能是它!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易大量滋生和繁殖,夏季进出空调房间和室外可能让宝宝着凉、引发感冒和咳嗽。而更让很多家长犯愁的是:“常常是药品用了不少,但孩子的咳嗽未见好转。”作为家长既心急又手足无措,该怎么办?事实上,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比较复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丁圣刚主任道出小儿咳嗽中的一些“门道”!
![]() 孩子发热咳嗽,也可能是支原体感染 事实上,咳嗽是机体的一种正常保护性反应,当呼吸道、口腔、鼻腔等感受器,受到外界环境的理化因素刺激后,产生的兴奋经由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扩张,产生咳嗽反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丁圣刚主任表示:“正常人都会有咳嗽,但有些孩子比如新生儿,由于咳嗽反射还没有形成,一般是不会出现咳嗽的。而且,咳嗽还有助于将体内的一些分泌物、炎症排出来,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咳嗽。” 当孩子出现急性咳嗽伴有发热的情况,必须要引起重视,这往往是感染导致的,比如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细菌感染等。若咳嗽时间超过4-5天以上,且伴有发热,多数是下呼吸道感染,比如急性支气管炎或支原体肺炎。 与普通咳嗽不同的是,支原体肺炎导致的咳嗽初期为干咳,患儿无痰或少痰,之后会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有时会出现喘憋和呼吸困难。而严重的支原体感染患儿还可能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胸腔积液,以及肺炎、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甚至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诱发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才是“大拿” 据悉,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夏末秋初,是5—18岁儿童和青少年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原体。近年来,因为环境中支原体的广泛传播,5岁以下儿童也易感染。有些几个月大,甚至出生十几天的婴儿也会感染上这类病原体。 既往很多家长对肺炎链球菌是引发儿童肺炎最主要的病原体更为熟知。事实上,肺炎支原体才是儿童肺炎的致病“罪魁祸首”。数据显示,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中,6岁以上患儿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高达62%。与此同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也常见,6岁以上患儿可达44.36%,而不能排除包括肺炎支原体在内的非典型病原体的病原检出率高达53.7%。 此外,由于婴幼儿免疫功能不完善,产生抗体能力较低,可能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因此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能远远被低估,家长一定不要忽视。 高烧不退及时就诊,切勿病急乱用药 由于儿童支原体感染和细菌、病毒引起的感冒等呼吸道感染在症状上没有明显差别,患儿都可能有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咳嗽等症状,这也导致儿童支原体感染很容易被家长误当成普通感冒来治疗。很多儿童支原体感染的家长均存在“就诊不及时,病急乱用药”的现象,未能对症治疗,导致疾病在发病早期未得到良好控制并加重。 丁圣刚主任表示:“如果在发热的基础上伴有咳嗽,且病程较长,家长需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儿童支原体感染,家长一定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在治疗上,因为支原体没有细胞壁,用头孢治疗是无效的。”同时,丁圣刚主任谈到,针对病原体的治疗为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国内外指南推荐覆盖支原体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类药物来进行对症治疗。 为了更好地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预防发烧咳嗽发展为重症,丁圣刚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应做好牢记以下几个要点: 日常教育孩子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多带孩子参加户外体育锻炼,注意调节饮食、多饮水,适度午睡补充精力,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 对于普通感冒咳嗽,家长不必过于紧张。如果孩子咳嗽且伴有发热,病程三天还不好,就要特别注意及时就诊、早诊断、早治疗! 切记:孩子要用孩子的药。广大家长要严格遵医嘱用针对儿童的药物。 支原体肺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足量用药,”、“足疗程”用药,以防感染反复,发生并发症和留下后遗症,给后期的治疗增加难度。不能家长自己觉得孩子精神好了、咳嗽少了,就擅自停药。 责任编辑: 静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