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川流不息,交之如绩;人杰地灵,沉淀古意。山水人文,成就“徽”韵。循着徽商的足迹,团队来到了绩溪龙川,透过绩溪胡氏祠堂探寻成就徽商传奇的文化基因。

  造物主提笔投墨间,不经意晕染了一隅天地……山色连绵,清荣俊逸;川流不息,交之如绩;人杰地灵,沉淀古意。山水人文,成就“徽”韵。“徽”承载了徽商心怀天下的登高之志,淡泊致远的处世之道。

  在徽州,寻一块石头就能撬动一段历史,踏一座古桥能回忆一处久远,观一处建筑便知徽州人文。成群的白墙黛瓦,无不诉说着徽商的传奇经历。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真实意境。循着徽商的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绩溪龙川。

  龙川村落街巷古风浓郁,雕梁画窗意蕴无穷,青山绿水如影随形。静谧的古祠里,睹一眼楼阁屋檐,便觅得百载的家族史话;潺潺的溪流中,掬一捧清水,便触碰到千年的诗情画意:胡宗宪少保府诉说“一柱当天撑斗极,三关亘地镇华戎”;奕世尚书坊轻语“圣人流泽到真贤,直节清名奕世传”;胡氏宗祠诉述“霜清旦气虹梁举,六伟声高鼓似雷”;古牌坊每一块梁枋,每一件镶嵌都合乎力度,像是世界的编年史…….

  祠堂作为封建社会神权、皇权、族权、夫权于一体的象征,又是一个家族的兴旺状况、经济状态、文化内涵的标志。宋人汪藻云:“江南以新安为最,新安以绩溪为最,绩溪以胡氏为最。”了解绩溪需要了解胡氏,了解胡氏便要了解胡氏祠堂。

  宗祠前,故居边,有先辈荣光。寒窗苦读而名满江湖,经商犁耕而鱼米富庶。每每谈及胡氏祠堂都绕不开的便是红顶商人胡雪岩与其背后徽商精神。胡雪岩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军火、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而胡雪岩背后的徽商精神既蕴藏着经济学中的一般规律,又是古人为人处世智慧的结晶。

一、存心济世

  在封建社会中,商人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很低,常常用无商不奸来形容商人,像山西晋商被称之为金钱商人等等,但徽商是一个例外,被称之为儒雅商人。

  因为徽商不仅认为经商是正当的挣钱手段,而且更是做“仁”生意。正是这种经世济民的想法,促使徽商将社会责任于自身发展结合到一起,也正是这种结合促使他们走的更远。

  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徽商一贯“以义为利”,以“汲汲济人利物为心”。每当国家和百姓遭遇大灾之时,他们总是当仁不让,站在捐赈救灾的前面,竭己所有,尽己所能,积极拯民于水火,表现出一代儒商的社会担当精神以及奉献社会、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徽商这类“义举”,史料记载无数。他们竭诚捐赈,不发国难财,不赚黑心钱,为国尽忠,为民解难,为中国的社会慈善事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利他主义”的徽商精神,是“己欲达则达人,自己欲立则立人”的写实,虽无实财,却赢得了口碑和声誉。从长远来看,徽商的慈善行为其实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兼顾了社会公平与效率。

二、修身养性

  古之君子,欲实现其抱负,须从立己修身开始,而后才能一步步走上人生的高峰。若没有修养,犹如水上浮萍,谈何成事?

  “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徽商很注重个人的道德和修养,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在宗族办的学院里读书,接受教育,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极大地提升了徽商们的文化水平。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是徽商弓弩上的箭簇,是徽商的筹码。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剖析,重视教育,立身以立学为先铸实了徽商们的本领,他们的才能是促进徽商发展的无形资源。

三、互利共赢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零落的星成就不了星河璀璨,自赏的花造就不了锦绣灿烂,孤立的峰成全不了山川相缭。

  徽商在明清时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合作精神是一个关键因素。徽商们一生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共同的地域和血缘成为他们紧密联系的纽带。他们成立了众多徽州会馆,在经营中互帮互助,互通有无,极大提高了徽商的竞争力。

  个体徽商通过合作、协同,扩大规模,产生协同效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外徽商之间互相合作形成商业帮,可以打通关系,克服壁垒,比较容易扩大市场份额。另外不同产业的徽商(比如徽商中的茶商、盐商等等)经过纵向的联合,可以互补,形成分专业化的协作和稳定的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四、大智若愚

  徽商“以诚待人,以信待物”的经营理念,是从商最大的金字招牌。诚信,树立了徽商的良好形象,节约了交易成本,同时减少了内部消耗,提高了管理效率。

  悠悠绩溪, 徽州故地,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前往绩溪龙川,穿过座座石牌坊,经过粉经过门罩、梁柱、石雕,我们穿过了这些建筑的过往岁月,脑海中浮现出明清时期如日中天的徽商荣日故里。漫步在青青石板路,思索着徽商精神的深层内涵,并运用经济学原理解读,探寻徽商精神,感悟徽商情怀。

供稿/

文章系合肥工业大学物流管理系“赴绩溪探寻徽商精神中的经济学原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系列报道之一。林家祥;队长林家祥;孙超平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