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服务办实事 上门鉴定解民忧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自合肥市开展为行动特别困难人员残疾评定提供上门服务举措以来,庐阳区残联快速协调各方、着手研究细则、优化协同机制,积极稳妥加以推进,让这项惠民政策得以落实落细。
自合肥市开展为行动特别困难人员残疾评定提供上门服务举措以来,庐阳区残联快速协调各方、着手研究细则、优化协同机制,积极稳妥加以推进,让这项惠民政策得以落实落细。 家住草塘小区的杨志华老人家,今年79岁,十年前就被评定为肢体三级残疾,现因残疾证过期,需要重新鉴定。按以往的流程,评残必须本人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评估,由于老人家年事已高,且为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无法长时间行走。同样,家住大杨村王墩组的村民胡文菊2011年因为车祸意外,成了植物人,长期瘫痪在床,全靠丈夫日夜照顾。2012年被评定为肢体一级残,2022年残疾证到期,因发现之前的鉴定为目测,不符合换证标准,需要重新鉴定。情况相似的还有杏林街道北都社区的瘫痪老人郑家萍,对于她们而言自行前往医院鉴定无疑是难上加难。 ![]() 当得知现在对行动特别困难人员可以上门评定时,便及时递交了申请,经复核评估,符合上门评定条件。近期,庐阳区残联工作人员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医生上门为她们评定。“我前几天刚刚提交的申请,今天他们就来了,我谢谢他们,谢谢政府对我的关心,我万分的感谢。” 在以往,按照相关规定,申领残疾人证要先领表填写信息,再到指定医院检查评定,程序较为复杂,“上门评定”优化了评残服务,方便了行动特别困难的群众。评定医生通过现场诊断、查体、查看既往病历,全面了解其残疾状况,进行残疾鉴定;再由残联工作人员登记《残疾人证申请表》,完成现场评定工作。 ![]() 据了解,为了将“上门评定”服务这项工作做好,近日,庐阳区残联全面启动由市一院医生、乡镇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居村残协理员组成的“三人小组”开展“上门评定”复核评估工作。 区残联开通热线电话,及时了解面上情况、解决疑难杂症,对确实不符合上门评估条件的申请人,耐心细致的做好解释,并告知评残规范流程,引导按常规流程办理评残事宜。 ![]()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本年度的上门鉴定是从七月中旬开始,截止7月27日,庐阳区共开展上门评定10余人次。 责任编辑: 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