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巢湖鱼龙是巢湖龙动物群的优势类群和早期鱼龙的典型代表,产于安徽巢湖地区早三叠世地层中的一种已灭绝的海生爬行动物。巢湖龙属于体形较小的鱼龙,成年个体身长达0.7米,因体型似鱼又似蜥蜴而得名。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鱼龙之一,自由徜徉于距今约2亿4千万年前(早三叠世)的海洋中。2009至2018年,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与国外专家合作,对早三叠世巢湖鱼龙动物群化石产地开展了长达9年的系统野外调查、科学发掘与研究,它们的重见天日极大丰富了巢湖龙动物群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填补了鱼龙早期演化上的缺失环节,提高了科学界对早期鱼龙起源与演化及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生物复苏的认识,使巢湖成为全球研究鱼龙等海生爬行类起源和演化的最重要地区。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对巢湖鱼龙的潜心研究正是体现了一个博物馆的文化中枢作用,对巢湖鱼龙研究的领先水平体现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一贯以科学的视角挖掘标本的价值。今天,合肥市民在流动的画面中感受着科技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精神洗礼,在尽情享受博物馆的体验中增强科普教育,明天,他们亦能成为博物馆文化的宣传人,成为每一份化石标本的守护人与传知人。

 

4_副本.png

 

5_副本.png

 

    活动现场由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专业团队向往来市民展示化石标本,精美的地质博物馆周边产品的展示更让现场参观的市民们赞叹不已。

 

7_副本.png

责任编辑: 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