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紧紧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紧跟安徽省委省政府、兴业银行总行决策部署,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与安徽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助力绿色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争做绿色金融的引领者。截至2022年6月末,已累计为安徽省提供绿色融资1175.77亿元,融资余额402.22亿元。

  顶层设计引领体制机制保障

  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闻名天下。近年来,安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好山好水守护好,让环境优生态美成为发展最美底色。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积极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服务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十四五”伊始,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出2025年末绿色金融融资余额和服务客户数再翻一翻的发展目标。“合肥分行立足新目标结合安徽具体实际,聚焦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重点领域,加大对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持续扩大绿色贷款规模。”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划先行,纲举目张。合肥分行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绿色金融部,推动绿色金融业务稳步发展。目前,覆盖治理层、经营决策层、经营推动层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已基本建立并一直有效运行。

  同时,合肥分行还通过设立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建立了包括经营管理、作业流程、激励考核、产品开发、风险管理、专项政策等方面的绿色金融规章制度。”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相关负责人举例,考核导向方面,分行逐年加大绿色金融业务考核分值,同时提高低碳类业务考核权重占比。资源保障方面,分行每年安排专项绿色信贷规模以保障绿色项目投放。

  创新金融产品开通绿色审批

  绿色产业多元化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兴业银行合肥分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丰富金融服务手段,以金融“活水”赋能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分行创新推出了‘环保贷’‘绿票通’‘绿创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在此基础上,围绕碳减排贷款、碳排放权、碳汇等方面开展业务创新,同时积极探索将林权、排污权等生态资源变现的有效途径,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建立环境权益产品体系。”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该行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34.2亿元,其中光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贷款余额17.34亿元,占比超过50%。在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领域,该行累计为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项目批复融资34.64亿元,为六安、当涂、和县项目发放融资8.65亿元。

  在审批流程上,兴业银行总行设置绿色金融业务专职审查机构,合肥分行开辟绿色审批通道,配置绿色金融专职审查人员,有效提升绿色项目的审批效率。

  商投并举模式赋能绿色发展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安徽近年来发展迅猛,实现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兴业银行合肥分行立足区域特色产业,结合自身金融优势,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助推作用。

  “兴业银行很早就开始研究碳市场,坚持‘商行+投行’并举模式,在全国率先推出碳金融综合产品服务。”合肥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9月以安徽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碳配额为质押物,依据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价格及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特点,成功落地滁州市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1000万元。2022年3月分行成功落地总行首笔碳减排双挂钩贷款,用于分布式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碳金融业务能有效帮助企业降低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分行所支持的项目环境效益显著。”

  一直以来,兴业银行合肥分行扎实做好绿色金融各项业务,在绿色金融领域落地了多笔“首单”“首笔”业务,如2019年7月,兴业银行合肥分行为省内某建投公司承销了6亿元绿色中票,填补了安徽省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的空白。2021年8月,兴业银行合肥分行落地安徽省首单“绿创贷”业务,用于芜湖繁昌海创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项目。落地国祯环保4.4亿元污水处理收费权私募ABS业务,是总行系统内首单集团联动污水收费权ABS业务……

  蓝天白云之下,茫茫绿野之间,广袤的江淮大地群鸟飞翔,满目苍翠。在安徽聚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增进民生福祉同频共振的过程中,兴业银行合肥分行在倾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继续发挥绿色金融优势,加大各项绿色金融资源投入,持续创新绿色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支持安徽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让安徽的天更蓝、山更绿、环境更美好。(何小兴)
责任编辑: 程艾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