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政设施大中修工程顺利收官,南北一环道路出行变得更顺畅。11月27日,记者从合肥市城乡建委市政处获悉,大修项目已经顺利通过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的验收,主要包括慢行系统提升、人行道维修、应急基地维修改造三个项目,今后会为市民带来新体验。

 

  一环拆除老旧道板并安装隐形井盖

 

  主城区居民大都知道,南一环和北一环日常的车流量和人流量非常大,因此需要实施慢行系统改造工程,进一步解决人车矛盾。合肥市城乡建委表示,为完善市政设施功能,消除缺陷,提升市政设施品质,近期通过对主干道的整治提升,保障市民身边的路桥设施出行安全又便利。

 

  本次慢行系统提升和人行道维修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历时3个月。慢行系统提升主要为拆除南一环(五里墩~巢湖南路)、北一环(阜阳北路~明光路桥)的老旧破损道板和侧石,统一更换为花岗岩材质,共更换花岗岩人行道板25000余平方米,侧石约16425米,树池615座,安装双层隐形井盖约831个;南二环(宁国路-桐城南路)人行道维修工程更换透水砖近20000平方米,侧石1100余米,树池约590座,安装双层隐形井盖369个。双凤应急基地维修改造工程建设内部道路近700米,对基地内排水系统实施了整体改造,为我处今冬明春的雨雪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关人士表示,考虑到一环路日常的交通流量大,道路沥青面层施工均在夜间进行,施工时间为22时-次日早上6时,早上6时前必须放行,因此施工中对市民正常出行影响不大。

 

  明年或将实现慢行系统全面覆盖

 

  按照计划,今年合肥的慢行系统建设范围将从老城区和中心区域扩大,向新站区职教城区域、经开区明珠广场及大学城等区域延伸。规划到2019年,全市其他范围内也将开展慢行系统完善工程,重点完善公建点和居住集中区周边的慢行系统,实现中心城区慢行系统全面覆盖。

 

  为了让慢行系统更能发挥效果,合肥城建部门要求城市快速路及主、次干路的非机动车道,应采用机非物理隔离,防止机动车驶入及占道停放,保证非机动车路权。优先采用连续式绿化隔离带;受条件限制时,可在树池之间增设花箱、自行车停放设施、隔离护栏等作临时性隔离。

 

  在改善骑行空间方面,以后重点将增加非机动车道,并保障其独立性;实现非机动车道线形、竖向及铺装的连续、统一。因地制宜加密过街设施间距,提升安全性,增设一批立体过街设施。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