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公里绕城运河 让合肥人赏“动感时尚”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生态保护与旅游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日前正式发布,公开征求意见。我省将按照保护与开发并重、水域与陆域联动、引水输水受水协同等原则,构建“一轴牵引、四区四线、五段九圈”的总体空间布局模式。未来市民或将可以从合肥、安庆等地通用机场起飞,低空飞行游运河。合肥绕城运河段或将打造“锦绣两岸·创新皖都”为主题的现代化城市内河。 依托输水线路打造五段运河美景 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我省将依托输水线路,精心打造运河风景廊道。规划将千里运河划分为安庆枞阳、庐江无为、合肥绕城、淮南寿县、江水北送五个有机联系、特色鲜明的主题段。 五大主题段特色鲜明。其中安庆枞阳运河段定位为“人文山水·湿地家园”,庐江无为运河段定位为“诗意田园·鱼米之乡”,淮南寿县运河段定位为“楚汉风情·百里画廊”,江水北送运河段定位为“绿色粮仓·魅力皖北”,合肥绕城运河段定位为“锦绣两岸·创新皖都”。 全长78公里合肥将现绕城运河 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合肥绕城运河段始于白石天河口,经小合分线、派河、江淮分水岭、东淝河,终于肥西县与寿县运河交界处,全长约78公里。景观创意或将结合省会城市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总体功能定位,体现生态特色、创新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先进科技、互联网+等元素,营造“时尚动感”与“活力创新”观赏意境,展现生态水岸、滨水都市、江淮峡谷等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的多彩靓丽景观,把绕城运河打造成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现代化城市内河。 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我省还将依托水利景区,融合形成旅游协作圈,推进形成枞阳引江枢纽、凤凰颈引江枢纽、菜巢分水岭、派河口、江淮分水岭、引江入淮口、蚌埠闸、西淝河、皖北平原水库九个特色旅游协作圈。并依托九大旅游协作圈,联圈成带,构成连南接北的美丽江淮旅游带。 运河美景咋赏可天上飞水中游 运河怎么游?未来方式或有很多种。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我省将培育系列旅游产品,适应大众化旅游和全域旅游市场需求。水利旅游、休闲养生旅游、文化体验旅游、运河游轮旅游等“都可以有”。 运河游轮旅游或将依托长江至淮河280公里引江济淮航道,积极开发主线游轮、支线游船、市内夜游船、水上巴士等多元旅游产品,打造以慢生活度假和通勤差旅为主的美丽江淮旅游纵贯带“水上游线”和“运河视界”。 低空飞行旅游或也有望实现。《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积极推进低空空域开放,依托合肥、安庆、六安、桐城、无为、寿县等通用机场,规划建设引江济淮工程低空旅游廊道,着重开发工程俯视观光旅游,配合环巢湖低空观光、航空运动、航空摄影、滑翔伞运动等旅游项目,形成低空飞行旅游系列产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引江济淮低空飞行旅游品牌。 总体规划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国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也是我省的“一号工程”。根据《规划(征求意见稿)》,我省或将对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空间分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三类进行管控引导。其中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831平方公里,占规划区总面积的8.1%。管控原则和重点要求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转换。 我省或还将立足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成果,将规划区划分为沿江、江淮、沿淮和皖北四个片区,依据存在的突出生态问题和引江济淮工程生态环保要求,采取差别化的管控。其中江淮片区包括瑶海、庐阳、蜀山、包河、巢湖、金安、裕安、肥东、肥西、舒城、庐江北部等。 在引江济淮工程保护范围之外,我省或再按照输水干线两侧1 公里、5公里、15公里范围,构筑三道“外围防线”,明确管控目标方向,保障输水河道水质。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