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社拯救老物种老味道计划启动 还原食物的本味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拯救老物种的方法
目前大部分老物种都散落在民间,技术层面上的工作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搜集整理、甄别精选。还有一大部分工作就是挖掘整理这些搜集过来老物种的历史文化、追根溯源赋予其内涵,提高其附加值。
老物种消失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产量低,从而遭到人们弃种,所以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更多人参与老物种的实践种植,然后和各大院校和科研机构利用现代的技术进行提纯复壮。制定各个老物种的种植技术标准,生产加工技术标准等。
归根结底,我们致力于老品种老味道的拯救开发,最终还是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我们乃以生存的生命线,于是我们必须为消费者打造一个便捷流畅的“复合式”销售渠道。
新农社将推出“新农社”有机农产品线上交易平台,计划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以及最权威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让消费者最直接的最安全的接收到真正优质的有机产品信息。
由于老物种地域特色非常明显,所以需要不同地区的人们联合协同开发,各自分担拯救其当地的老物种,进行实践种植之后,统一推上“新农社”有机物种销售平台。目前新农社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并可复制的营运模式,这样可以让各地的老物种种植参与者很便捷的得到技术层面的支持。
老物种、老味道的拯救开发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在这里所要提到的是,理性告诉我们并不是“唯老为尊”,并不是所有“老”的东西都是好的,因为过往的种植养殖技术还是比较低下的。我们的原则是只要不违背自然规律的一切科学技术都可以应用到新农社的实践中来。
拯救老物种老味道迫在眉睫
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如今我们曾经引以为傲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近几十年中已经逐渐丧失殆尽,而老物种、老味道却是农耕文化的支撑点。现如今我们的孩子已经不知道他们的父辈们曾经是如何的耕作生活,这必须让我们重视起来。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这根文化根脉传承下去。一些老物种已经或者即将濒临灭绝。
现代文明的发展带来的是科技的进步,并同时带来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流失以及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过去的近三十多年,几千年来传统农耕文化文明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我们未来将老物种的种植养殖结合文化渊源整理打造农耕博物馆,我们将传达的不仅是传统农业的发展历程,更要唤起人们对环境的爱护、对食品安全的警示和对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敬仰。
我们再次呼吁更多的朋友加入这项事关子孙后代舌尖的事业。为此,我们通过实际种植来拯救那些濒临灭绝的珍稀老味道、老种子,希望和身边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们,一起发现老味道,拯救老味道,分享老味道。 责任编辑: 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