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逐步提高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医保报销比例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8月7日,安徽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合肥举行。省残联党组书记高莉在工作报告中透露,未来五年,我省将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防盲治盲、防聋治聋等重点预防和康复项目,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报销比例。 安徽六项残疾人福利全国率先 省残联六代会以来的五年间,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将残疾人假肢装配、听障和脑瘫儿童康复等纳入城乡医保报销范围;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城乡住房救助范围;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纳入全省危改总体规划;残疾人就业纳入“就业与再就业”工程;残疾人扶贫纳入全省扶贫攻坚计划;残疾人文化需求纳入基层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同时,安徽省还创新推动开展残疾人需求调查,建立残疾人信息“大数据”;推行困难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构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精准康复服务模式;多部门联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形成以奖促赛、以赛促学、以学促就业的综合效应;实施残疾人康复民生工程,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精神残疾人药费补贴机制;建立省残运会与省全运会同城举办赛制和同等奖励机制。“一系列特殊措施的推行,探索了我省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路,加速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托底补短,织密了普惠加特惠的民生保障网。”高莉说。 五年来,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共享发展成果更加具体、更加实惠。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和省级财政投入累计38.4亿元,全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累计入库数达26.1亿元,用于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两项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残疾人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参保率分别达到91.8%和98.8%。贫困精神残疾人享受药费补助达到53.6万人次。培育残疾儿童康复机构197家,免费康复服务残疾儿童6.1万人次、适配辅具28.9万例。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178.8万人次。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8188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5.4万户。发放残疾人机动车燃油补贴13.8万人次。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10.2万人次,资助困难残疾大学生和学龄前儿童9389人次。残疾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33.8万贫困残疾人脱贫。 未来五年实施六大行动 未来五年,安徽省提出目标,残疾人家庭收入显著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让残疾人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尊严感,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 具体来说,安徽省将实施大力实施“同心筑梦”、“脱贫奔康”、“精准康复”、“权益护航”、“共享阳光”、“强基固本”六大行动。其中,实施“同心筑梦”行动,省残联拟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开展“百名残疾人脱贫攻坚励志典型”、“百名残疾人自强模范”、“百名助残志愿服务先锋”、“百家志愿助残社会组织”、“百家助残服务公益机构”等系列评选活动,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实施“脱贫奔康”行动,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安徽省将加快残疾人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建设,到2020年,实现乡镇(街道)“残疾人之家”、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站”全覆盖;加快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积极为残疾人教育创造条件;加快安徽康复科技职业学院建设。 实施“精准康复”行动,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安徽省将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防盲治盲、防聋治聋等重点预防和康复项目。扩大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同时,将残疾人社区医疗康复服务纳入城乡基层医疗机构考核内容。巩固提升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成果,打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安徽亮点”。到2020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助器具适配率要达到80%以上,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