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经济增长,雄辩的课堂演绎——全国百优博士许启发教授如是践行经济学课程思政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宽松的金融环境未必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向好,而紧缩的金融环境一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换而言之,经济增长中少不了金融的贡献,金融政策能刺激经济增长,但有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脆弱性。”授课一开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合肥工业大学许启发教授就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极具思辨性的议题。
“宽松的金融环境未必会带来经济增长的向好,而紧缩的金融环境一定会导致经济增长的下滑。换而言之,经济增长中少不了金融的贡献,金融政策能刺激经济增长,但有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因为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是经济增长的脆弱性。”授课一开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合肥工业大学许启发教授就向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极具思辨性的议题。
![]() 立足于我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的国情,许老师向我们讲述了经济增长的意义、表现和源泉。经济增长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更是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保障。如果将经济活动中的分配视为“切蛋糕”,那么经济增长就是“做蛋糕”。随着蛋糕的做大,人们的生活也将得到改善。而倘若经济停止增长,蛋糕不再变大,那么分配中我们将不得不动一部分人的蛋糕,新的社会矛盾也由此而生……我们学生从未深究过一国经济增长这样宏大的问题,而许老师不仅用清晰明了的图像、真实可靠的数据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表现,更是一语中的地让我们明白了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用“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也不愿将它们卖给穷人”的现象,提出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危机。许老师则通过讲述宏观经济学的三次范示革命,向我们展现了经济学现象的认识和解决过程中,经济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在主流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并没有金融模块,但随着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了金融的重要性,并承认了金融的中心地位。“宏观经济学没有金融,就仿佛《哈姆雷特》中没有王子”,许老师妙趣横生地比喻道。 教学不是将知识构建成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而是要教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看待实际问题。在近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图像中,我们看出:纵使当改革到达深水区时,经济进步显得愈发困难,但我国经济依旧处于稳步增长的好态势。通过对比疫情影响下各国GDP增长率,我们明白了我国的体制在应对重大灾难时的巨大优势。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国家正确的政策引导。“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的背后是很多人的努力,许多人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不仅是医生,还有工人、教师等等。”当谈及疫情期间举国抗疫、复工复产时,许老师动情地说道。 在经济学开课之初,许老师就向我们强调了分析总结的重要性。经济现象错综复杂,而想要从经济现象中揭示出经济的本质特征,就必须对经济现象进行提炼,将其上升为理论。同时,数学作为一种抽象思维工具,特别适用于从复杂经济现象中揭示其本质关系。许老师在讲述在险经济增长时,不单单讲述了它的含义和作用,更是详细地讲解了它的核心变量与测度方法。为了更好的拟合变量分布的全貌,我们引入了分位数回归;通过条件密度估计,我们将参数简化为四个,从而只需选取四个点,大大减轻了计算量;GES能在GaR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考虑纬度的分布情况……也许,我们花费大量时间背诵的经济学结论,会在毕业几年后完全遗忘,我们将来一路求学,但选择的领域和经济增长毫无瓜葛,甚至和经济学没有任何关系。但,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思想方法将跟随我们的一生。看见一个现象、获得一份数据,朝什么方向分析、选择什么方法进行分析、这是最优的方法吗……怎么样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这才是许老师给我们授课的精髓所在。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我们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感受学习和知识的魅力。原来,当前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当前的政策是正确的,经济增长具有脆弱性;金融在宏观经济学中居然有支柱般的重要意义;增长和风险竟能通过在险经济增长理论处于同一框架下;经济波动居然能在金融环境中被预测……纯粹的知识本身就具有一种令人迷醉的魅力,这种魅力在许老师严谨大气的PPT、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之下,更加令人欲罢不能。 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风险,我们需要构建收益-风险分析框架,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同时,考虑到GaR类风险替代效应,我们可以引入跨期折扣因子将未来多期福利进行折现。我们还能构建仿真系统来模拟政策效应评估……在课堂的最后,许老师在本次课的知识点上提出了几个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自然,真正的政策选择要考虑的远不止这些,但正如我们在开枪时不必等子弹都填满,埋首书堆不等于逃避现实,更不意味着不能发挥所学。纵使此刻我们的想法稚嫩而不完美,但今天我们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的能力,将成为我们明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石。这,或许就是许老师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的良苦用心。 将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当下的中国经济发展,体会国家政策背后的深层科学道理,这应该是课程思政;以授课激情点燃我们的求学热情,运用恰如其分的比喻和类比,深入浅出地解读经济学原理,这应该是课程思政;深究经济学原理背后的分析过程,让学生体会怎样一步步分析解决问题,感悟科学研究的魅力,化知识为智慧,这应该是课程思政;将疫情背景下的经济正增长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进行解读,强化我们莘莘学子的求学动力和求学自信,无可置疑这就是课程思政…… 如何辩证地看待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为何会有其脆弱性?我们带着对未知的好奇步入许老师的课堂,惊叹于经济学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实用性,景仰于科学研究的严谨和智慧,陶醉于许老师环环相扣、条分缕析的课堂教学。问普天之下良师几许?看合肥工大许导如何。衷心感谢许老师的悉心付出! ![]() “许启发教授的经济学课程思政公开课具有新、准、高、强等4大特征:一是教学内容新,二是思政元素切入准,三是思维层阶高,四是改革示范性强。新不仅体现在数据资料新,而且还体现在授课思路新。在阐述疫情背景下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表现时,数据资料更新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在分享在险经济增长时,还进一步分享了课题组最新的经济金融研究思路;准体现在现身说法。在论及经济增长的源泉时,不仅讲述了家乡和县河道疏浚由人工疏通到机械操作的变化,而且还结合复工、复产、复学的实际探究了中国经济正增长的体制原因;高体现在思维阶层高,将能够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的研究成果带到了本科课堂,增强了本科生学习的挑战性,认识到了学海无涯唯有奋斗的使命感,增强了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紧迫感;强体现在老师精神状态饱满,学生听课态度端正,教学融知识性和思辨性于一体,研究集前沿性和实践性于一炉” 。在认真听取了许启发教授的经济学课程思政公开课后,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郭志勇如是评价说。 (作者谭毓芳,系合肥工业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创新实验班2020级本科生;摄影孙超平,系安徽省教学名师,安徽省MBA优秀教师,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程艾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