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藏着“视力警报器”,这几种病要早发现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眼底是眼睛的“精密底片”,藏着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关键结构,一旦出问题,可能悄悄偷走视力。以下几种常见眼底病,学会识别早期信号很重要。
眼底是眼睛的“精密底片”,藏着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关键结构,一旦出问题,可能悄悄偷走视力。以下几种常见眼底病,学会识别早期信号很重要。 常见的眼底病 0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长期高血糖会像“小虫子”一样啃噬视网膜血管,让血管变脆、渗漏甚至闭塞。早期可能只是看东西有点模糊,或眼前闪过小黑影,容易被忽视;等到视力突然下降时,视网膜可能已经出现大面积出血或脱离。 糖尿病患者是高危人群,病程超过5年的人,每半年要做一次眼底检查。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是基础,早发现可通过激光或药物保住视力,拖延可能致盲。 ![]() 0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黄斑是眼底的“中心靶心”,负责看清人脸、读书看报。50岁以上人群若突然发现看直线变弯(比如门框歪了)、看东西中心出现黑影,要警惕这种病。 ![]() 它分“干性”和“湿性”:干性进展慢,可能只是视力慢慢变差;湿性则可能因为新生血管突然破裂,导致几天内视力骤降。有家族史、吸烟、长期暴晒的人风险更高,平时可多吃深绿色蔬菜补充叶黄素,每年查一次眼底。 03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就像贴在眼底的“墙纸”,一旦因为外伤、高度近视或老化出现裂孔,玻璃体的液体就会趁机渗入,把视网膜“掀起来”。发病前常出现“预警信号”:眼前突然闪过大量“火花”,或像有窗帘从一边慢慢遮住视野,看东西越来越暗。 这种病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72小时内,拖延越久,视力恢复越难。高度近视、有眼外伤史的人,避免剧烈运动,能降低风险。 ![]() 眼底病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定期检查是最好的“护身符”:普通人40岁后每年查一次眼底,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者、高血压患者等高危人群,遵医嘱缩短检查间隔。一旦发现看东西变形、黑影、闪光感,别等“自行好转”,及时到眼科查眼底,才能抓住保视力的机会。 责任编辑: 许吴百
|
文章导航条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ah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