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看远看不清,为什么有的小孩是近视,有的却是弱视呢?

    弱视是一眼视力正常,一眼视力较差,只有一眼视物,看东西会少了立体感,视野较窄,外观则与常人无异,但他们眼前的世界是模糊不清的。

   很多家长关注得比较多的一般是孩子有没有近视,往往忽视了弱视。

    如果孩子近视,看不清远处,但可以看清近处,戴上眼镜还能帮助矫正视力。而弱视不但看不清远处,连近处也看不清,就算戴上眼镜也没有用。弱视由于视觉细胞和神经长期受不到外界物象的准确刺激而衰退,如果不及时防治,视力便会永久低下。因此弱视对于患者来说,将一辈子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

    所以弱视的危害比近视更严重!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弱视?
 
 
    遮盖试验法:用一个眼罩或纱布分别遮盖孩子的右眼和左眼,观察是否有情绪和视物情况变化。

    遮盖孩子的一只眼睛时,孩子玩起来没有什么不自然表现时,说明孩子的视力没有问题。

    反之,孩子烦躁哭闹用手去撕眼罩,或者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东西,说明没被遮住的眼睛视力非常差。

    弱视按病因分类
 
 
    1.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复视和混淆,使患者感到不适,视中枢就主动抑制来自斜视眼的黄斑视觉冲动,眼黄斑长期被抑制就会导致弱视。

    2.屈光不正性弱视:多见于中高度的远视及散光。

    3.屈光参差性弱视:双眼球镜度之差≥1.50D,柱镜度之差≥1.00D。

    4.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视觉发育的关键期,黄斑部没能接受正常的光刺激,使视觉发育受阻而导致的弱视。

    5.先天性弱视:发病机制不清,难于查找原因,多见于眼球震颤,视网膜黄斑部出血等原因。

    弱视治疗的关键期
 
 
    一般儿童12岁以后,视功能已发育完善,这个年龄再治疗,视力就不容易提高,精细的立体视觉更无法建立。所以,弱视的黄金治疗年龄是在视觉发育期的1~6岁之间。

    01 提升视力

    配戴框架眼镜进行屈光矫正,在戴镜基础上进行精细训练或视刺激。传统方法和软件游戏训练都有效,家长可以医院和家庭训练相结合,定期复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训练方案。

    戴镜时间:双眼弱视戴镜时间除了睡觉外,醒着的时候都建议戴;如双眼弱视戴镜后视力提升不明显或单眼弱视,每天需要遮盖2-6小时不等,再强化训练,有效的方案和良好的依从性才是视力提升的关键。

    02 建立双眼立体视功能

    弱视进行干预治疗后,双眼或单眼视力达到正常了,就算弱视治愈了吗?严格来说不算哟,还需要视功能恢复到正常,拥有双眼立体视。要加强弱视知识的宣传教育,6岁前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因此及时发现孩子弱视给予相应的治疗是完全可行的。

    判断弱视是否治好的5个标准
 
 
    关于弱视临床治疗怎么确定是否治好,有五个金标准。

    1、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8及以上;

    2、眼位正常;
   
    3、具备三级功能(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
   
    4、双眼屈光度基本一致(≤0.50D)
   
    5、双眼眼球轴长基本一致(≤0.2毫米)

    孩子3周岁后应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责任编辑: 许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