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赛道相继涌入诸多实力玩家,但最耀眼的无疑是跨界者恒大汽车。

从决定造车开始,恒大汽车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取得一系列里程碑式进展:恒驰九款车全球发布、内饰及H-SMART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相继亮相、首次公开发布超3000件专利、已具备领先的技术及完整产业链专利布局……

从造车新兵迅速成长为行业领跑者,恒大汽车有什么秘诀?


核心专利储备显效

在中国及国外共申请专利3012件,其中已获得专利1355件,恒大汽车首次公布专利情况,就让业界为之震惊。

要知道,这些专利不是凑数的,而是涵盖底盘架构、悬架、转向控制、热管理系统、电芯、电池包等核心制造领域。其中恒大坚持自主研发三电系统中最核心的动力电池,各项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技术水平,并将于今年底量产。

不难看出,恒大汽车能快速获得海量先进技术专利,关键在于其对科研的持续高强度投入。一方面,布局之初就成立了全球研究总院,下设16大专业研究院,打造了一支由3500多名顶级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化、高水平研发团队。另一方面是强大的资金投入,截止到今天在新能源产业投入超过470亿,单单研发一项就高达249亿,研发投入比达到50%以上,这样的投入无疑增加了恒大造车的确定性。


 
吸引资本持续追捧

5月13日,恒大完成了一笔涉及106亿港元的股份配售,显然是市场对恒大信心之足。而且,这已是恒大汽车的第三次配售股份,配股价格也从22.65港元/股、27.3港元/股,攀升到本次的40.92港元/股。

市场信心究竟来自哪里?跨界造车不到三年时间,恒大汽车频频晒出亮眼“成绩单”,恒驰九款车型全球发布,H-SMARTOS恒驰智能网联系统亮相,天津、上海、广州等生产基地启动试生产调试……每项重大成果的完成,无不给投资者吃下一颗“定心丸”。

聪明的投资人对恒大汽车还有着更大的期待。从产业的层面看,目前普及率尚且较低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一个大转折时期的机遇之窗,未来10几年将面临巨大的市场增量,恒大汽车的前景可以想象。


 
有望打破行业格局

有了技术积累和资本市场的青睐,恒大汽车有望成为特斯拉的最强挑战者。

目前在全球拥有3个工厂的特斯拉仍受产能瓶颈制约。而恒大在全球布局十大零部件及整车生产基地,2025年前规划总产量为100万辆/年,2035年前规划总产能为500万辆/年,产能规模远超特斯拉。

对标特斯拉的直营模式,恒大汽车除了在全国范围内筹建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还将销售链接到拥有43058个服务网点及2128万平台会员的“房车宝”平台以及恒大地产数万名销售员身上,建立起“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模式,确保恒驰上市后全方位抢占市场。

如此看来,恒大汽车计划年底试生产、明年量产正当其时。有了过硬的产品,再叠加规模和销售渠道优势,恒大汽车具备了与特斯拉叫板的底气,市值追赶特斯拉也并非不可能。
责任编辑: 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