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居然长出“小翅膀”,不是小事,千万要警惕!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医生,我眼睛里长了一个“小翅膀”,照镜子都长到黑眼珠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在门诊中,经常会遇见有此疑问的患者,仔细一看,其实是患上了眼科常见病——翼状胬肉。由于翼状胬肉发病率非常高,会致盲,一旦发现就应被慎重对待。
医生,我眼睛里长了一个“小翅膀”,照镜子都长到黑眼珠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见有此疑问的患者,仔细一看,其实是患上了眼科常见病——翼状胬肉。由于翼状胬肉发病率非常高,会致盲,一旦发现就应被慎重对待。 ![]() 翼状胬肉是一种生长在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的赘生组织,俗称“鱼肉”,因形状似昆虫翅膀而得名。 正常人的眼睛,黑眼珠和白眼珠的分界非常清晰。而一旦长了翼状胬肉,从外表上看上去,就像一块小小的“翅膀”覆盖在我们的眼睛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翅膀”可能会越长越大。和白内障一样,有致盲的危险。 如何发现翼状胬肉? 1、照镜子 通过照镜子,我们不难发现胬肉的踪迹,一般长于大眼角、有时可长到黑眼珠上。呈三角形侵入角膜,尖端向内,指向瞳孔。 2、特殊人群 多发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较多,这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 图片来源:摄图网 3、症状自查 翼状胬肉刚发生时,不痛不痒,容易忽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引起眼红、流泪、异物感及影响外观及容貌。当胬肉逐渐长入黑眼珠较多时,会“侵蚀”角膜,会牵拉产生散光,引起视力下降。长到角膜中央、遮盖瞳孔区,就会引起失明。 翼状胬肉何时治疗? 1、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 2、反复眼红、眼磨提示胬肉在生长,此时需要滴用激素眼水控制其发展。 3、如胬肉为进行性生长,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有3个目的:①安全地将胬肉切除干净;②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③避免复发。 ![]() 图片来源:摄图网 目前,合肥名人眼科医院开展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移植术,通过修补角膜缘组织缺损,恢复干细胞数量,达到重建眼表面正常组织结构。创伤小,有效降低了眼表疾病的术后复发率,减轻了瘢痕化,深受广大患者的推崇。 专家介绍
刘君 ![]() 副主任医师 眼表及角膜病科(综合科)主任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师从安徽省眼科专家刘广进教授及朱美玲教授学习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全国重点专科三甲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学习眼表及角膜疾病,师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吴护平教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学习眼整形美容,师从范先群教授。 擅长眼表角膜疾病、青光眼及眼整形美容方面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各类角膜疾病、角膜移植、眼表重建、干眼症、泪道疾病、眼外伤、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双眼皮、开眼角、袪眼袋、美容注射、各种眼肿物的诊治及手术等。 责任编辑: 雨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