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萌动添新绿 劳动育人润心田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3月2日,西园小学南校嘉和苑校区一(9)班岫岩小队的同学们走进刘一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此青绿”植树节活动。
3月2日,西园小学南校嘉和苑校区一(9)班岫岩小队的同学们走进刘一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此青绿”植树节活动,将课堂搬进田野,用双手触摸自然,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与生态文明的深意。![]() 植树护绿:种下希望,守护未来 活动伊始,基地老师以生动的讲解为同学们揭开了植树节的意义:从“孟春之月,盛德在木”的古老智慧,到树木在净化空气、涵养水土中的重要作用,孩子们听得入神。随后,每位同学领取一株专属树苗,挥锹铲土、扶苗培根、提水浇灌。尽管动作略显生涩,但专注的眼神和额头的汗珠传递着对自然的敬意。“我要和小树一起长大!”小队员们在树牌上写下心愿,稚嫩的笔迹承载着守护绿色的责任感。 ![]() 田园课堂:识五谷勤四体,劳动中悟成长 走进蔬菜大棚,同学们化身“小农人”,在老师带领下辨识蔬菜种类,了解现代种植技术。从碧绿的生菜到清香的土芹,孩子们用感官重新认识餐桌上的食物。随后,大家亲手栽种盆栽蔬菜,填土、播种、浇灌,每一步都细致认真。一粒粒希望的种子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农耕的乐趣,更在劳动中理解了“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真谛。同学们还品尝了由炒菜机器人制作的美味菜肴,纷纷对这个神秘的“钢铁侠大厨”产生无尽的好奇。 ![]() 文化寻根:对话历史,传承农耕智慧 活动特别设置了传统文化研学环节。老师以与农耕有关的汉字的演化过程为切入点,向小队员们讲述古人“应时而作”的农耕智慧,并通过后稷教民稼穑、贾思勰写下《齐民要术》等历史片段,让同学们感受到中华农业文明的深厚底蕴。当听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的动人故事时,孩子们纷纷感叹:“袁爷爷是多么了不起呀!” ![]() 实践育人:在泥土中播撒成长的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节劳动课,更是一次有益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植树+农耕+文化”的立体设计,让孩子们在出力流汗中培养生态意识,在触摸土地时连接文化根脉。春日的田野里,新栽的树苗与少年们的身影相映成趣。这场融合劳动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春日之约,不仅为大地增添新绿,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敬畏自然、热爱劳动的种子。 指导老师:梁四海、潘立群 责任编辑: 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