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全球首款每四周注射一次的阿尔茨海默病靶向治疗新药记能达 — 多奈单抗注射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总院神经内科完成临床输注,多奈单抗注射液的使用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带来新希望,增加了一种针对疾病病理机制的治疗选择。
 


 

早诊率低,中重度患者经济负担重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会导致记忆力和认知功能逐渐衰退,占老年痴呆的50%-70%,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尽管近年来中国AD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我国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出现记忆和思维问题很久后才被确诊。目前,我国早期AD 就诊率28.6%,轻度认知障碍(MCI)就诊率仅为2.8%,95%的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丧失了获得早期诊疗的机会。
 

  阿尔茨海默患者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照护。相关资料显示,长期照护费用大多由家庭独自承担,且照护者平均每周需要花费大约6个工作日来照顾患者,产生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成本,患者的家庭子女普遍面临精神压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
 

尽早获得创新药物干预治疗,显著减缓疾病进展

  淀粉样蛋白病理学改变是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标志物之一。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过度积聚与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的记忆及思考问题存在因果关联,多奈单抗注射液作为一款靶向 AD 病理蛋白 ——β 淀粉样蛋白(Aβ)的抗体药物,其作用机制具有高度特异性。它能精准地与大脑中沉积的 β 淀粉样蛋白相结合,激发身体自身的清除机制,促使过度积聚的淀粉样蛋白斑块得以有效清除,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进展起到显著的减缓作用。
 

  相较于传统需频繁用药的方案,多奈单抗只需每月输注一次,大幅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频率。这对需要长期照护的阿尔茨海默病家庭而言,意味着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
 

  创新疗法的临床价值高度依赖早期识别,对此,专家做出提醒,如果发现身边的老人出现若家中或周围的老人出现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包括注意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降,难以完成日常事务、语言表达困难和时间、地点混淆等症状表现时,就需要警惕患病风险,可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记忆门诊、神经内科认知障碍专病门诊及多学科联合门诊)就诊,以明确病因,准确把握早期干预的关键窗口时期,使患者得以延长高质量的生活时间。
 

责任编辑: 田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