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激发奋进力量——红色文化进校园、进少数民族乡、进非公党组织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为全面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体现学史明理、学识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合肥市政协蒋晓娟委员依托委员工作室在凝聚力量、团结教育、统一联合中的载体作用、主体作用,从新角度、新元素出发,特别邀请安徽省罗汉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馆长朱留安深入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安大校区、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合肥经开区临湖社区非公党组织以口述的方式讲述红色文化。 4月3日上午,西园新村小学北校安大校区红色宣讲活动 4月3日下午,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4月4日下午,临湖社区非公党组织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此次活动体现出五个“新特征"。一是突出的地域特征。千里大别山,英雄辈出腾壮举。安徽大别山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中国工农红军的发源地。二是突出的红色特征。20年代初叶,建党伊始,成立“共产主义学习小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三是突出的精神特征。“大别山精神”是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四是突出的现实特征。红军精神、大别山精神对于现代少年、现代企业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五是突出的口述特征。口述史作为一种重要的史学方法,重要的教育手段,表达了特殊人物的对历史不同角度的理解、叙述和记录。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