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移动:发挥主战场优势,勇当5G建设排头兵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为深入落实“5G+”计划,安徽移动合肥分公司以“保持领先优势、推动转型升级”为5G发展原则,紧盯发展进度、激发新动能,勇当排头兵。
2020年是5G加速发展的关键年,既是对试验网建设的经验总结,又是5G大规模建设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落实“5G+”计划,安徽移动合肥分公司以“保持领先优势、推动转型升级”为5G发展原则,紧盯发展进度、激发新动能,勇当排头兵。
目前合肥移动累计完成5G站点安装1600余个,开通1500余个,实现主城区、重要商圈、省市政府、交通枢纽及高校等区域的5G网络覆盖,道路测试综合覆盖率达99.4%、平均下载速率超1Gbps的优质体验。预计至2020年底,合肥移动将完成市区及县城区域5G网络全覆盖,实现大规模商用。 ![]() 厉兵秣马 加快5G复工建设进度
提前启动,预先收集每站点施工信息,流转人员集中办公,AB角督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流程效率;扩充队伍,要求各合作单位加大投入,施工队伍从复工初期10支已增至40支;灵活调度,每日选取40处站点作为资源池,集中力量安装路边非管控区域站点;严密分析工序关系,达成系统流程、施工工序双优化;严控建设要素,坚守配套规划原则,精准匹配、分级实施,避免二次上站返工;通过“协同进站”、“专项保障”、“灵活应对”,提高成功率;5G站点线上方式代替现场会审,避免人员聚集风险,同时紧密衔接防控时期各环节工作,实现站点快速开通;站点开通后,优化人员实时介入,现场检测新站点的覆盖性能,发现问题后现场快速解决,满足用户对于5G信号需求。 攻坚克难 破解5G建设制约因素 一是针对“C-RAN机房建设难度大、启用进度慢”制约因素,统筹规划、充分挖潜,按照“归属新建机房、利旧保留机房、择优铁塔机房、暂用现有站址”优先级原则,依次规划C-RAN机房,实现BBU快速集中部署,满足后续架构演进,加速推进CRAN机房建设;二是针对“传输网组网难度高、传输资源需求迫切”制约因素,合理储备、快速接入,重点围绕10GPTN端口、CRAN机房纤芯、综合业务区优化三方面部署,在保证5G接入的同时,适度储备资源,应对远期建设;三是针对“5G设备功耗高、配套电源改造难度大”制约因素,精准匹配、分级实施,根据建设具体场景,匹配 “直流空开改造、增替开关电源/蓄电池组、交流引入增容改造”三级电源改造方案,实施解决。 开拓创新 提升5G网络资源效用 对于管道资源稀缺情况,采用无源波分设备进行现网整合或直接安装方式,可减少5G设备所耗纤芯,目前已累计使用近1000套无源波分设备,节约光缆建设、管孔资源等成本约500万元;对于铁塔天面资源紧张、改造难度大情况,采用部分站点共享友商长抱杆建设举措,有效节约了铁塔租赁成本;对于BBU集中部署的GPS“扎堆”安装,带来的施工难、成本高问题,创新使用GPS共享系统合路,从试点到推广,快速解决了站点短期无法快速部署问题,进一步降低了建设成本,实现了“又快又省”部署5G基站。 示范引领 树立5G应用案例标杆 一是开展优化专题研究,通过提升5G覆盖能力、4/5G干扰、波束权值优化、5G室内外同频组网以及上行速率等专题研究,持续提升5G网络性能;二是编制质量指导手册,提炼5G网络优化经验,同时建设5G示范区,制定“无线参数、传输配置、核心网配置”等端到端设置规范标准,致力打造5G精品网络;三是深入推进“5G+”计划,高效赋能多个垂直行业。近期合肥移动成功助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50周年网络特别直播活动,直播用户累计达108万人次,全程高清无卡顿;在全市40余所中小学成功推广“5G热成像测温系统”;联合百度公司量身打造围绕塘西河公园的5G无人驾驶示范路线,完成了四条主干道全长4.5公里的5G网络优质覆盖,实现了安徽首个无人驾驶路线全覆盖。多个标杆应用的树立,对合肥地区5G信息化应用推广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责任编辑: 小飞飞
|
文章导航条
安徽生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安徽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安徽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安徽生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551-5666225 邮箱:hftogo@ahlif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