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将为80岁以上老人发“红包”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重阳将至,记者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合肥市有80至99岁老人199855人,100岁及以上老人453人。今年,全市将为八十岁以上老人发放“红包”——高龄津贴超1.2亿元。
合肥百岁老人增至453人
记者了解到,2016年,合肥市共有百岁老人378人,两年间,合肥百岁老人增加幅度明显。“老人之所以越来越长寿,是因为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在不断提高。”合肥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合肥市老人的衣食住行及医疗卫生环境都在大幅度改善,“生活、医疗健康环境变好了,自然寿命就会变长了。”
从1995年开始,合肥市就率先在全省制定了为百岁老人发放长寿津贴的优待政策,并专门建立了全市百岁老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都会重新普查核实。补贴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由最初的每人每月30元提高到50元、100元,目前已提高至每人每年3600元。
2017,合肥市出台新修订的《合肥市高龄津贴发放管理办法》,新办法将高龄津贴和长寿保健费合并为高龄津贴,分为80~99周岁、100周岁以上两段两种标准。
新办法明确,具有合肥市户籍,截至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可申请高龄津贴,其中,80~99周岁高龄津贴,每人每年600元;100周岁及以上高龄津贴,每人每年3600元。每年10月份,津贴将打卡发放至补贴对象在金融机构开设的银行账户。
据统计,2018年,全市将为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1991.3万元,为百岁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63.08万元,累计超过1.2亿元。
全方位出台助老优待政策
除了投入真金白银给老人发红包,在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等方面,合肥市针对老年人也推出了一系列的优待政策。
在健康医疗服务方面,为老年人免费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每年为计划生育特困家庭老年人和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一次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
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贫困对象的老年人和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老年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当地政府通过医疗救助资金按规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贴。
在老年人的出行、文化生活等优待服务方面,对大型交叉路口的安全岛、隔离带及信号灯进行适老化改造。机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应设立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等候区域和绿色通道。
依托公共资源建设、实施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管理的旅游景区、景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票,不满65周岁的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鼓励其他旅游景区、景点对老年人实行优惠票价或免票。贫困老年人因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的,依法依规给予其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免费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公证。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