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通常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也许你只是畏惧度数的增长,担心镜片的增厚,但这类近视并没有那么简单,可能伴随着眼轴过度增长,导致视网膜变薄、眼球结构异常,甚至引发不可逆眼底病变,致使视力损害而变盲。
  
 
    一、高度近视的分类

    高度近视可分为单纯性高度近视和病理性高度近视。
 
    单纯性近视:矫正视力20.8+无进行性病变
 
    (1)眼前段改变:较正视或远视者而言,高度近视患者眼球突出,前房深度较深,瞳孔较大,晶状体较厚。

    (2)眼后段改变:玻璃体液化混浊;视盘较大,呈卵圆形,稍倾斜,可见弧形斑,颞侧居多。黄斑区多可保持正常。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变细变直,脉络膜可表现为进行性变薄。同时,由于色素上皮层营养不良,色素减少,使得脉络膜大血管及血管间色素透见,形成豹纹状眼底。
 
    病理性近视:符合以下任意一种
 
    义后巩膜葡萄肿

    黄斑萎缩≥1DA

    眼轴年增长>0.3mm
 
    病变分类(按致盲风险分级)
 
    2.1紧急病变(需24h干预)

    视网膜脱离:超90%需手术

    脉络膜新生血管:抗VEGF治疗窗口期≤7天
 
    2.2进展性病变(需3月内干预)

    黄斑裂孔:Ⅲ/IV期需玻切手术

    后巩膜葡萄肿:眼轴>30mm者年进展率12%
 
    2.3监测性病变(年度随访)

    豹纹状眼底:漆裂纹出现标志风险升级

    玻璃体混浊:新发大量漂浮物需急诊排查
 
   五大高危病变详解

    1. 视网膜裂孔/脱离:

    高度近视者40岁以上眼底病变率达58%。由于眼轴延长,视网膜变薄,尤其是周边部的视网膜更容易发生裂孔或撕裂,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严重视力损伤。
   
 
    2.眼底异常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高度近视患者中,由于脉络膜萎缩,局部缺氧,可能激新生血管的形成。这些新生血管脆弱易破裂,导致出血或渗出,进一步损害视力。
  
 
    3.后巩膜葡萄肿:

    后巩膜葡萄肿是指眼球后极部的巩膜扩张,形成葡萄状突起。这种病变通常与眼轴过度延长有关,可能导致视网膜进一步变薄和脱离。
  
 
    4.豹纹状眼底:

    豹纹状眼底是高度近视的典型眼底表现之一,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和中血管层减少,暴露出橘红色的脉络膜大血管,使眼底呈现豹纹状外观。
  
 
    5.黄斑病变:

    高度近视者眼轴增长导致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结构改变,可能引发黄斑裂孔、黄斑出血、黄斑变性、黄斑前膜等病变,影响中心视力。
   
 
    预防与治疗建议
 
    合肥华厦名人眼科医院提醒您预防高度近视很重要!
 
    1、定期眼科检查:

    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眼底检查,尤其是进入中老年阶段后,频率应适当增加。
 
    2.控制近视度数:

    通过佩戴合适的眼镜或角膜接触镜、进行屈光手术等方式控制近视度数,减少眼轴进一步延长的风险。
 
    3.注意眼部保健: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休息,保持均衡营养。避免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以防止视网膜脱离。
责任编辑: 许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