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叫一声老爸你挺好,拆迁房款你可准备计划怎么着?你可别心里没点数,当初盖房我可没少掏。”日前,在合肥市基层文艺调演“秋之艺”决赛的舞台上,蜀山区选送的选手张其乐打着快板,一路过关斩将,将《拆迁风波》唱进了决赛,并最终以全场最高分夺得一等奖。多才多艺的张其乐是位农民,创作的《拆迁风波》也是取材于村里拆迁引发的实事。

  《拆迁风波》由张其乐原创,“这个作品创作的最初灵感,就是来自我们村支部的拆迁实事,感触颇多,所以创作起来也比较顺利。”张其乐介绍,村里拆迁,引发了不少事,而快板《拆迁风波》讲述的是一户家庭,在遇到拆迁后,双胞胎兄弟因为拆迁补偿款分配不公,产生的利益冲突。快板全长近8分钟,有大量的台词。

  “不仅题材接地气,语言也提炼于基层生活,有趣,有又警示教育意义,很容易被接受。”合肥市曲艺团的知名编导潘龙浩老师介绍,想说好快板并不容易,尤其是语言上需要一韵到底,这就决定背台词非常重要,一句出错,就没法归韵。“张其乐的《拆迁风波》有大段台词,但他表演时,语言流畅,足见真功夫。”不过潘龙浩也指出,张其乐有个别字句的口音还需要纠正。

  今年49岁的张其乐是位土生土长的农民,并未进行过专业的文艺学习。“小时候没有电视电影,唯一的娱乐就是听收音机,听评书听相声。”第一次听到快板,流畅的语句,有趣味的故事让他着迷,“一听就想说。”张其乐开始自学快板,30岁时,他开始尝试创作写快板,题材宽泛,但都来源生活,很接地气。张其乐告诉记者,有时忽然来了灵感就想敲打几下,所以,家里、车子里、包里,好多地方都放了快板,“随时可以用。”

  记者从蜀山区获悉,目前该区向张其乐这样的“草根”艺人如雨后春笋,为了挖掘更多的“扫地僧”,自2012年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来,蜀山区在合肥市率先恢复文化站建制,陆续投入近450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45处镇街文化场馆。2017年,该区以“魅力蜀山行 百姓大舞台”为载体,组织参加各大文艺赛事100余场,主办主题性活动达30余场。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