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三学社合肥市委会团结带领广大社员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先后荣获社中央“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社省委“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市委统战部“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市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题调研工作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一、学习“中共二十大”精神,周密部署抓推进

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求社各级组织和广大社员学深悟透。一年来,召开全委会、主委会、机关办公会18次,成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并学习研讨5次,举办“基层组织负责人暨新社员培训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举办主题教育宣讲活动、“同心助企携手奋进”社内企业家交流活动、主题教育文艺汇演。上报社中央“非凡十年”主题征文、徽文化论坛征文、市委统战部理论论文20多篇,社中央、社省委、徽文化论坛各采用1篇,1篇获市委统战部三等奖。

重视发挥内部监督委员会作用,出台《内部监督委员会工作规则》等并严格贯彻落实。加强内外部监督相结合,开展“五进五宣”纪法教育宣讲。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细则”和市委“三十”条精神。全体机关干部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改进作风、厉行节约各项规定,加强警示教育,在全市社员中加强廉洁从政从业教育。

二、提升履职建言水平,民主监督求实效

提交市“两会”议案提案59件,其中集体提案11件。市政协大会口头发言1篇,书面发言10篇。《关于制定<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规定>的议案》被列为市人大1号议案。提交各类专题协商会材料63篇,8篇作为口头发言,20篇为书面发言。

2篇调研报告获社省委参政议政优秀成果特等奖,3篇获一等奖,18篇获二、三等奖;获合肥市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题调研一、二、三等奖各1项。《合肥市推进“双碳”目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研究》作为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江淮时报》等发表。

围绕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成立领导小组、专家库,承担“环巢湖十大人工湿地运营状况”课题,赴肥西三河湿地、庐江栖凤洲湿地等调研,上报信息5篇,1篇被省政协采用。

三、强化组织建设能力,思想宣传起引领

认真落实“人才强社”战略,发展社员34人,博士3人、高级职称12人、女社员9人,平均年龄35.6岁。专委会、工委会圆满换届,出台《九三学社合肥市专门委员会工作通则》。首个基层“社员之家”揭牌,连续4年对基层组织进行年度考核。

加强人才干部队伍建设,现有社省委委员2人(副主委1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25人,副处级及以上约30人,其中,3人任副县(区)长,1人挂职副区长。

广大社员双岗建功,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刘胜军、何云峰、张杨、夏同飞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张树才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徐辉获评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阚春秀、王克陆、郭缨、戚晓雪获社中央授予的“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37人获社省委、市政协表彰。

社合肥市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社员之家”平台登稿340多篇。团结网、人民政协报公众号、凤凰网安徽采用16篇,社中央采用29篇,社省委、市政协、市委统战部采用87篇,合肥日报、江淮时报、江淮晨报采用6篇,2篇分获社省委优秀新闻作品二、三等奖。

四、发挥科技界别优势,服务社会树形象

开展20场“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2500多名学生获益。发挥专家、医疗工作站优势,为社区居民开展8次讲座。开展“关爱城市美容师”活动,资助环卫工人即将上大学的子女2.4万元,获市城管局“2022年度关爱环卫工人爱心单位”表彰。96名社员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参加志愿服务近百人,社员捐款捐物90.8万元。积极开展义诊、慰问特殊人群等社会服务工作。发动社员助力“双招双引”工作,上报有效招商线索7条。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