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安徽省公安厅举行“云剑”、“雷霆”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两项行动总体工作成效。

人民有所盼,我必有所应。今年4月以来,省公安厅先后发起了以“反电诈、打盗抢”为主题的“雷霆”行动和以“打诈骗、抓逃犯、保大庆”为主题的“云剑”行动。4月至8月,全省共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87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14名;侦破传统盗抢骗案件1273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587名;侦破民族资产解冻诈骗案件1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6名;抓获目标在逃人员2229名。

寻求“新”的突破,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宁国警方侦破“6.24”特大系列网络迷信诈骗案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安徽公安机关以新应新、以专制专,建立境内快打新机制,开创境外打击新战法,落实联动处置新举措,贯彻源头管控新政策,不断开拓打击治理新思路、开辟预警防控新路径、开创侦查打击新战法。截至目前,已成功打掉盘踞在境外的诈骗窝点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人;共发布预警82万余条,处置警情2.9万余起,冻结赃款16.6亿余元,依法返还2000余万元。
 
破解“小”的难题,严厉打击传统盗抢骗犯罪
 

▲ 近日,铜陵警方侦破系列砸车盗窃案
 
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量大面广,每天都有可能在群众身边发生,安徽公安机关协同打击跨区域犯罪,重拳打击本地侵财犯罪,重点整治外流犯罪问题,努力做到更多的破小案,更好的护民生。我省个别县区因为外流犯罪的问题较为突出,被公安部挂牌整治。这些县区经过持续不断的综合治理,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地侵财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公诉人数同比分别上升5.08%、1.78%,网上逃犯清网率分别为94.32%、94.55%,带动了这些县区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向好。

瞄准“少”的目标,深入开展清网追逃工作

▲ 8月7日,合肥警方抓获公安部A级通缉犯陆海洋
 
为了减少在逃人员存量,全省公安机关收紧锋芒、多措并举,全力开展清网追逃工作。全警动员、合成联动,科技赋能、创新战法,集中清查、重点攻坚,政策攻心、敦促投案,截至8月31日,全省抓获目标在逃人员2229名,其中A级在逃人员2名,劝投557名。

守住“稳”的底线,全力打击整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
 

▲ 淮南警方破获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案
 
近两年,借助当前便捷的网络社交工具和资金结算工具,沉寂多年的民资资产解冻诈骗犯罪死灰复燃,安徽公安机关坚持打击、整治、管控三管齐下,向民族资产解冻诈骗犯罪活动发起凌厉攻势。通过全力开展专案打击、铲除犯罪源头、开展防范宣传,目前已打掉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团伙13个,侦破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12名,冻结赃款赃物约1.31亿元。
 
“云剑”出鞘打犯罪,“雷霆”出击战果硕。全省公安机关将始终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利剑指向侵犯群众利益的各种犯罪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皖公宣)

会上,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总队长刘平、副总队长金镇还就现场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人民公安报》记者 齐美义:请问如果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通过什么方法能够挽回财产损失?
 

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副总队长 金镇:如果有群众不幸遭遇电信网络诈骗,一定迅速回忆被骗过程,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各级公安机关110报警台均设有反电诈接警专员,被骗群众一定要准确提供骗子的银行账号、支付账号、通信工具。相关警情信息会直接传递至省市反电诈中心,由刑侦民警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迅速调度银行开展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等资金查控工作。只要被害人报警及时,公安机关在几分钟内就能够启动资金查控,止付冻结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资金转出时间长短。如果成功止付冻结了涉案资金,根据公安部和银保监会有关文件规定,对资金权属清楚的,公安机关可以协调商业银行按照规定程序将被骗资金原路返还到被骗群众的账户中。
 

截至目前,省反电诈中心已经分8个批次,向2000余名被骗群众依法返还被骗资金1.4亿余元。这是警情处置阶段的挽损方法。此外,在报警后还要根据110指派,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破案抓人后也能够查获赃款赃物,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返还给被骗群众。在此,我们呼吁广大群众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诈骗的知识,擦亮眼睛,识破骗局,共同抵御诈骗犯罪的侵害和滋扰。
 


 

中央电视台记者 江凯:请介绍一下什么是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
 

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副总队长 金镇:刚才淮南的同志介绍了成功侦破的一起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案件情况。我再来揭露一下此类犯罪的套路。此类犯罪是集返利、传销、诈骗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型犯罪。不法分子谎称中华民族历代在海内外遗留巨大财富,国家委托民间组织对这些所谓的“民族资产”进行解冻,诱骗被害人缴纳启动资金、报名费或者投资入股。
 

近期,此类犯罪已转移到网络,发展迅猛。不法分子利用QQ、微信等社交工具层层发展下线,紧跟社会热点,曲解精准扶贫、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虚构各种投资项目,许诺“民族资产”解冻后,将给投资者巨额回报。此类案件虽然单个人被骗金额不大,但涉及人数多,涉案总金额大,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权益。
 

我们再次提醒广大群众,当前我国没有任何民族资产解冻类项目,凡是打着类似民族资产解冻旗号进行敛财的,都是诈骗;凡是转发鼓动、宣传所谓民族资产解冻类相关信息或组建相关微信群、QQ群招募会员、收取费用、进京聚集的均涉嫌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请大家切实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遭受财产损失和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诈骗工具。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梁明星:请问目前安徽省的在逃人员是不是在逐年上升?
 

省公安厅刑事警察总队总队长 刘平: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公安机关追逃的手段越来越多,在逃人员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以前久抓未获甚至漂白身份的在逃人员,近年纷纷落网。从我省的情况看,网上在逃人员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8000多名下降到目前4100名,降幅将近5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公安机关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将这些在逃人员悉数抓获归案,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今年7月23日,最高院、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劝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这既是给在逃人员的通牒,也是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在此,我再次严正警告那些还在潜逃的人员,纵使你逃到天涯海角,公安机关和广大群众有决心、有能力把你们抓捕归案。希望在逃人员把握机会,打消侥幸心理,尽快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责任编辑: 星星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