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建设治理

 

  自去年11月2日起,合肥以雷霆之势,全面打响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一处处违建被拆除,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

  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仅11个月时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5.4万余处,面积约701万m²,拆违数量、总面积均为过去15年之最。拆违工作成效显著,自拆、助拆率达93.9%,得到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既拆了违建,又赢了民心。
 

违法建设,
犹如城市中不和谐的“音调”。
它侵占公共利益,
让少数人不当得利,
扰乱了城市规划建设,
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秩序和质量。
 


全面

“一把手抓”

构建起大拆违工作格局
 

  2020年11月2日,合肥市召开市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会议暨工作推进会,拉开新一轮的“大拆违”工作序幕。
 

  自大拆违工作启动以来,合肥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书记、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坚持“一把手抓”。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26个市直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13个县市区均迅速成立领导小组,构建起“统一调度、分工协作,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大拆违工作格局。 
 

  “我们坚持‘一本清账’,启动全面摸排,实行边摸排、边治理。”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2021年3月3日大拆违调度会后,创造性开展全市统一的提级、跨区摸排。全市抽调100余名城管队员逐区异地摸排,数字城管同步组织500余名信息员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普查,对违法建设先后开展两轮拉网式、地毯式的摸排,不留空白、不漏死角。
 

 

成效

启动拆违11个月

全市拆除面积约701万㎡
 

  安徽五金机电商贸城的353家违建商户搬离,堆积的12万吨货物被清散,约15万平方米违法搭建被拆除;金寨路的神剑科技老厂区的356处违建,拆除违建面积约8.5万平方米……近一年以来,合肥敢于动真碰硬,拆除了一处处违建,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解决了一大批城市治理难点痛点问题,有效维护了公共利益。

 


  “对摸排界定的违法建设,全部纳入数字城管系统立案,实行挂图作战,挂网督办,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拆除一处,销号一处。”该负责人介绍,在拆违过程中,坚持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到底,对一些关注度高、影响力大的“硬骨头”,实行集中攻坚。
 

  自本轮拆违启动至今的11个月时间,全市共拆除违法建设5.4万余处,面积约701万平方米,拆违数量、总面积均为过去15年之最。

 

 

 

支持

自拆助拆率达93.9%

拆违获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10月13日,市委统战部组织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赴市数字城管中心调研拆违及城市管理工作,充分肯定了合肥市拆违取得的成绩,将发挥统战优势,助力城市管理。
 

  自新一轮大拆违开展以来,合肥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提升城市品质等角度出发,将“重民意”贯穿整个拆违过程,拆违工作得到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对违法建设实行有奖举报,鼓励广大市民参与群防群治,目前已办结市民投诉4241起。同时,鼓励当事人自行拆除。目前,全市自拆、助拆率达93.9%。”该负责人表示,随着专项行动的纵深推进,合肥创新举措,建立违规房产标注制度,对自规部门界定的附有违法建筑的房屋,由房屋所在地不动产登记中心进行标注,暂停该房屋所有权的新设、转移、变更登记和买卖合同网签,形成强大合力,目前共标注违规房产71处。
 

拆违关乎民生

 

  “拆违不是‘一拆了之’,我们推进拆后恢复和重建,将拆违做成民生工程。”该负责人表示,坚持拆、建、管并举,利用拆违腾退土地和空间,新复建公园绿地172处,市民休闲健身场所35处,临时停车场126处。
 

 

 

 

责任编辑: 许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