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段时间,粮票、油票、布票、肉票、肥皂票……这些五花八门的票证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大家吃、穿、用所需的物品几乎都得凭票购买,可以说,没有票证寸步难行,尤其是粮票,更是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第二货币”。

 

  想了解我国票证的变迁历史吗?想体验穿梭时光机器的神奇吗?合晚视频《博物馆的奇妙世界》第七期,就走访了位于肥东县的一座特别的“票证博物馆”,在这座博物馆内,陈列有五花八门的近万枚各种票证,让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近万枚票证带你穿梭时光

 

  位于肥东县长临河古镇六家畈古民居群的这家私人票证博物馆,名叫“合肥市惠民票证博物馆”,从长辈们曾经使用过的自行车票、缝纫机票,到咱们现在仍在使用的结婚证、学生证,还有闻所未闻的“秋裤票”“蚊帐票”……这里收藏了从清朝到现在二百余年间的各种票证。馆中的展品由严有斌、唐永昆两位创始人历时20余年从全国各地收藏而来。2016年开馆至今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希望大家通过一张张小小的票证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点滴、看到时代发展的变迁。

 

  市长颁发的结婚证,你见过吗?

 

  在博物馆的“人生见证”展厅,墙面上展示有身份证、学生证、结婚证等和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的证件。一路参观,目光被一张精心保存完好的结婚证所吸引,可以看到,这张结婚证上清楚地写着年份“公历1953年”,还刻有“合肥市人民政府印”的红色方章。听完严馆长的讲解才知道,这张结婚证可“不简单”哦!它可是一张由合肥市长亲自签发的结婚证呢。“那时候的合肥,还没有正式成立民政部门,所以结婚证还是由市长亲自签发,后来民政局设立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结婚证了,所以这张证书也是格外珍贵吧。”

 

  “我们建这个博物馆不仅是为了展示藏品,更是想让大家明白,要铭记老一辈人的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大家有空常来我们票证博物馆参观!”严馆长说道。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