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女干部写出20万字拆迁小说 将被拍成电影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淮北女干部秦淑芬坚守棚改一线5年,写出20万字拆迁小说,经媒体报道后,好评如潮,备受关注。记者日前从安徽省淮北市有关部门获悉,秦淑芬创作的长篇征迁题材小说,被影视机构“相中”,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征迁》,已经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并顺利通过立项,正式进入筹拍阶段。
20万字征迁小说被影视机构“相中”
2012年4月,在淮北市直机关单位工作的秦淑芬,经组织安排,来到濉溪县濉溪镇挂职副镇长。当时正值濉溪棚改工作启幕,她被委任分管棚改、征迁工作,一干就是5年。
期间,秦淑芬参与了濉溪老城一带13个地块的征迁工作,经常被一些平凡的人和事所感动,萌发出了写作念头,想把这些故事写出来。挂职结束后,她潜心整理起征迁工作的点点滴滴。到2017年底,《拆迁镇长》三易其稿,洋洋洒洒有近20万字。
作品创作完成后,秦淑芬有个心愿:结集出版或改编拍摄。“我们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淑芬大姐的心愿后,主动与她联系,被小说的故事情节、淑芬大姐的敬业精神深深打动,所以决定改编成电影剧本、投资拍摄。”影片《征迁》投资方——安徽淮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朱春生说。
剧本改编基本尊重原创情节跌宕起伏
2016年9月,一部名为《安居》的电视剧在央视热播,讲述了在北梁动迁过程中,政府与群众勠力同心,最终实现和谐征拆、圆了安居梦想的故事。
“这足以证明,征迁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朱春生话锋一转,“然而,专门反映征迁这一热点事件的电影作品,在国内尚不多见,加上电影的国际化属性,所以最终决定拍摄成电影。”
马大爷抵制征迁,放狗咬人;刘敏被强势的邻居欺负;乡镇企业征迁面临发展难题;古溪河污染治理、石料厂引发环境污染;贫困户张梅生活艰难……市直机关干部陈初心到老煤矿基地的口子镇任党委书记,刚上任便赶上了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征迁,陈初心迎难而上,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百姓住房条件、转型发展、精准扶贫、环境治理、文明创建的总钥匙,赢得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把征迁完美推进下去。
“鉴于原著作品内容丰满、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不断、人物个性鲜明,因此剧本在改编过程中基本尊重原创。”朱春生表示。
影片进入筹拍阶段
作为淮北一家本土影视机构,安徽淮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试图通过此片,展示绿金淮北的风土人情,体现基层党员的工作作风。
目前,剧本已经通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立项,进入筹拍阶段。影片将采用艾丽莎数字电影机拍摄。为了取得理想的拍摄效果,安徽淮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还联手北京、上海、江西等其它三家影视机构联合拍摄、共同打造,不仅要上院线,还将全力冲刺央视影视频道和“五个一工程奖”。
“这是一部反映淮北城市转型的力作,以充满淮北风情的生活画面,展示淮北由煤城变美城的历史进程,非常值得期待!”该片编剧、淮北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主任孙伟告诉记者,作品已被列为淮北市2019年度重点文艺项目,同时已向安徽省委宣传部申报项目扶持。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