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难?人手太缺了! 合肥市卫计委: 合肥基层医疗机构人员比例低于标准近1/3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 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发布通报称:合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严重不足,合肥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比例仅为10.2(人)/万(人),低于15(人)/万(人)的标准。 人手不够 打预防针面临排队难 上午6点半,离芙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门还有一个半小时,已经陆陆续续有早起的老年人在卫生所门口排队。四十分钟之后,卫生服务中心门前排起了长队。家长们焦急地等待开门的一刹那。尽管采用了最新的叫号系统,但是进门之后,另一轮排队依然难以避免。“基本上只有两个窗口打针,但是每次来都黑压压的一屋子人在等待。”陈琛向记者吐槽:“每次来打预防针或者体检,都要请半天假,有时候没取到号,下午还得请假。” 一位妈妈Tings在网上吐槽打预防针之艰难:“7点钟就在那排队,居然拿到119号,每次打针都得去好几次,冲这个也不能生二胎!” 卫生所也有卫生所的难处。以烟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需要同时服务3个街道、约12万的常住人口,还不包括流动人口,人手明显不够用。 难以达标 基层卫生岗位差太多 按照合肥市此前印发的《合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实施意见》,合肥市将按照每1万人配备15人的比例核定基层医疗机构岗位数。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要求。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近日出台《合肥市基层卫生岗位设置情况的通报》显示:全市按照2016年底常住人口数779万,应批复11689个岗位数,“空缺3721个岗位数,空缺较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严重不足。”通报显示:合肥市现有7911个岗位数,比例达10.2/万(人),低于15/万(人)的标准。四个主城区、经开区、新站区现有岗位比例低于10.0/万(人);新站区、包河区现有岗位比例只有7.5/万(人)、7.6/万(人),相对较低。 购买岗位 每个岗位补偿七八万 对于空缺岗位,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希望各区政府投入资金购买公共卫生岗位。合肥经开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经开区一直依据考核结果拨付相应补助资金,2017年补助130万元、2018年补助140万元。”目前,每个岗位政府向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每年按照5~5.5万元的标准兑现补偿。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希望提高补偿标准,按照服务人口的15/万核定岗位数,每个岗位补偿7~8万元。此外,补偿还可以依据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口数,按照每人每年5~6元标准拨付相应补助资金。 与此同时,合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称:各区应加大人员招聘力度,人员招聘适当放宽门槛,选聘适宜技术人才。“尽管各区(开发区)通过购买岗位方式加强了对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但相对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财政投入不足,政府责任没有完全到位。”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