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茶,‘茶可以清心’。合肥出了一个舞剧《立夏》,‘舞可以明志’。”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李龙吟在观看演出后感慨道。8月7日晚,由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安徽省舞蹈家协会、合肥文广集团、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新版原创舞剧《立夏》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惊艳亮相,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和英雄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北京2000余名现场观众心中。

 

  亮特色:讲述安徽故事

 

  新版舞剧《立夏》以1929年发生在大别山腹地金寨的立夏节起义为题材,以大气磅礴的舞剧形式艺术地再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这段血与火凝练的革命历程。据了解,该剧将皖西民歌、庐剧音乐等安徽地方音乐元素加以结合运用,创作出独具地方特色的原创音乐舞剧。舞剧《立夏》主演门大成说:“我觉得这次融入的安徽花鼓灯的元素非常的巧妙,展现当地一些民俗特色时不会让你觉得生硬,通过它的剧情、人物特色在群舞里展现。”

 

  “我们希望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通过这部舞剧能够触摸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纵深,从而激励他们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合肥文广集团董事长、新版舞剧《立夏》出品人陈飚告诉记者。

 

  8月7日晚,新版舞剧《立夏》跌宕起伏又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在刚劲的、柔美的、喧腾的、安静的、对抗的、倾诉的舞蹈中,如从高山顺势而下的流水一下流淌进观众的心中:1929年,大别山地区金寨县共产党员林映山传播革命道理,带领农校学生和农会骨干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与当地财主之女苏嫣红渐生情愫。县团总家的少爷洪旭光思想进步,向往革命,其父反对,逼其与苏嫣红完婚。新婚之夜,新郎帮助新娘逃走。立夏之夜,农民起义,父子为敌。远征路上,革命之魂化作漫山的杜鹃花……

 

  亮功底:震撼首都观众

 

  “青春的激情与革命的豪情、时代的热情紧密交融,我们看到了一部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相辉映的舞剧,合肥的《立夏》让我们刮目相看。”北京观众廖梅告诉记者。

 

  采访中,观众对剧中的许多场景、舞段如数家珍,林映山被捕后苏嫣红在思念中回忆相处时光的双人舞、洪旭光为救苏嫣红巧用灯光投影制造与其交好假象的画面、林映山和革命者演绎的出神入化的枪舞场景等都让他们印象深刻。

 

  当新版舞剧《立夏》的演员们在舞台上鞠躬谢幕时,歌剧院全场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讲好红色故事,宣传红色文化是开展信念教育、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红色故事如果讲得不好会枯燥乏味,很难引起人们共鸣。”北京观众陈翔一边鼓掌,一边告诉记者:“这部舞剧不但讲好了红色故事,还把红色故事讲得入脑入心,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

 

  亮成绩:创新打磨利剑

 

  据了解,2017年4月24日,作为2017中国(合肥)演出交易会开幕式剧目,首次亮相的大型原创舞剧《立夏》在接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检阅”时,获得满堂喝彩。2017年10月,为庆祝中华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舞剧《立夏》扬帆远航,拉开了全国巡演大幕。

 

  随后,舞剧《立夏》交出了更为亮眼的“成绩单”:入选安徽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4-2017年)优秀作品;成为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

 

  作为合肥市首部舞剧,2017版《立夏》无论是在省内演出,还是远赴北京、上海巡演,都收获了诸多观众的掌声与赞许,但在北京上海的研讨会上,中国舞协、上海舞协和安徽舞协的许多专家们也提出了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我们在认真地梳理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后,决定对2017版《立夏》进行修改与提升,把舞台从舞美还给舞蹈,让剧情更凝练、结构更完整、脉络更清晰、冲突更激烈、舞段更丰富,让动作打动人心。”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合肥市歌舞团团长、2018版《立夏》导演沈荣峰说。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