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时,一只眼睛会“溜出去”向一边偏斜,集中时又恢复正常……近日,来自双丰的陈女士,患了30年的间歇性外斜视终于在合肥华厦名人眼科医院成功矫正。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的陈林义院长采用斜视显微微创手术成功解决陈女士30年来的痛苦。
 
 
 
    陈女士今年30岁,她说:“小的时候就注意到自己的眼睛有点‘奇怪’。有一种偶尔会走神的感觉,阅读、看书时是正常的,听小朋友们说我看远时眼珠就向外瞟,在户外游玩时,眼睛也总是习惯性地闭上一只。成年后也注意到美观问题一直纠结不敢手术,这次也是经朋友的介绍来合肥华厦名人眼科医院找您给我做手术”。听完陈女士的讲述,陈林义院长为陈女士做了详细的眼部检查,确认患有间歇性外斜视。
 
    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斜视有时出现,而非持续存在。陈林义院长表示:间歇性外斜视通常在看远、疲劳、走神或生病时容易出现,有些患者可能有畏光、视物容易疲劳的症状,在户外强光下,常常闭合一眼。而陈女士的症状非常典型,且发病已有一段时间,检查发现陈女士的立体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丧失,建议尽快进行斜视矫正手术。
 
    “我的斜视可以治疗吗?”陈女士突然发出疑问。对此,陈林义院长表示,间歇性外斜视初始症状一般在看远时发生,但随着病情进展,外斜的次数与时间都会有所增加,看近时也可发生外斜,甚至可进一步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损害双眼视功能。陈女士的斜视较为明显,已由间歇性外斜视发展至恒定性外斜视,成人斜视手术虽无法改善视功能,但可起到改善外观的作用。
 
    在取得陈女士的同意后,陈林义院长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制订了手术方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的眼位回正,斜视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一周复查结果显示,眼位明显恢复正位。“太感谢陈院长了,再也不用在意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也让自己恢复了自信。多亏了陈院长我的眼睛才有回正的机会,真的太感谢了。”
 
    间歇性外斜视具有隐蔽性,容易被家长忽略,因此,陈林义院长提醒,3-6岁是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应多留意观察孩子的视力状况及日常表现,若发现孩子目光不自觉往眼角斜,看东西不直视,或在阳光下畏光,习惯眯起一只眼睛,就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早带孩子到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此外,陈林义院长表示目前斜视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遗传因素也是病因之一,如有斜视家族史更应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情况。总之,斜视不仅严重影响外观、立体视功能的发育,还可能影响到心理健康,建议尽早遵医嘱进行治疗。
 
 
 
    成人斜视眼可以治疗吗?
 
    成人眼睛斜视通常是需要考虑做斜视手术矫正外观,斜视患者一般会伴有弱视,但是,目前医疗上对12岁以上的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对成人斜视患者来讲,做斜视手术只可以改善你的外观以及部分视功能的恢复,但是对你的视力没有什么帮助的。
 
    除去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视可采用戴镜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都可以通过安全简单的微创手术来矫治。
 
    目前的斜视手术作为一项眼科常规手术,方法成熟,主要是对附着在眼球表面的眼外肌施行手术,不进入眼球内部,一般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有些患者担心斜视手术做了之后会有视力减退等后遗症的发生,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斜视手术时间多在1小时之内完成,成年人仅用局部麻醉即可,不会对大脑造成影响。
 
    专家介绍
 
 
 
    陈林义

    原中国科技大学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华厦眼科集团小儿眼科学组副主任委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安徽区域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及眼视光学科首席专家,安徽省近视眼防治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眼镜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安徽省眼科学会常务委员、安徽省儿童弱视、斜视、小儿眼科学组组长,曾任安徽省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专家,《实用防盲技术》杂志编委,《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叶龙玲

    安徽省近视防治研究会委员,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斜弱视与小儿眼科学组秘书,角膜塑形镜(梦戴维)资深培训讲师,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擅长斜视显微微创手术、弱视治疗、青少年近视防治。师从全国小儿眼科专家陈林义教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全国重点专科三甲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专攻儿童弱斜视诊疗和斜视显微微创手术,提高了安徽省斜视手术的综合治疗水平。
 
 
 
责任编辑: 许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