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海公园拆掉大门更开放 与北二环路“无缝连接”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位于省城北二环路边的瑶海公园,曾与逍遥津公园、包河公园、环城公园一起,并称为合肥“四大名园”,一度汇聚众多游乐项目,热闹多年。如今,合肥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城市公园越来越多,瑶海公园也渐渐被人淡忘而显得沉寂。但对于周边居民来说,这一处已经“28岁”的碧水绿地,恰如一颗生态明珠,也是社区休闲锻炼的好地方。 大公园,农民“挑大土”挑出来 如今再来到瑶海公园,对于年过五旬的吴丽芳来说,可谓感慨良多。吴丽芳是长丰县人,上世纪80年代末,她刚20岁出头,还在家务农,当时村里组织农民来合肥“挑大土”,她就是其中之一。而她劳动的工地,就是瑶海公园。“当时大家手挖肩挑,硬是一担又一担地挑出了这个人工湖,面积有100多亩。”吴丽芳说,当年,瑶海公园旁还是一片农田,周边也都是农户。1990年,占地33.3公顷的瑶海公园建成开放。不仅有水上餐厅、水上游乐世界、观海楼、儿童乐园等,还有一个配套的旅游度假村。2004年,王雯的老公在瑶海公园对面的香江国际佳元小区买了房。“当时瑶海公园很热闹,也卖门票,每到春节、五一、国庆节日都有各种演出和活动,我们都会过个马路来玩。” 大手笔,改造后“开门”等你来 2010年,包括北二环在内,合肥市二环路实现全线通车。然而,二环路的畅通,并没有给瑶海公园带来人气。此时,设施日显陈旧,周边生态公园等都是开放式的公园绿地,市区杏花公园等大公园也早已开始免门票,瑶海公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 2012年3月,新站高新区城管局全面接手,开始对瑶海公园进行全面改造。“前后用了三个月时间改造,我一直在现场。”徐宁说,改造预算2500万元,最后决算时只花了1800多万元。除了对绿化、景观等进行改造之外,主要对水环境进行了大手笔改造。“引进了上海海洋大学的方案,通过收集雨水净化、城市供水补水,和在湖里种植物、放养鱼类等方式,用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净化水体。”徐宁介绍说,瑶海公园是人工挖掘成湖,此前湖水一直是死水状态,水体循环一直是难题。 大变样,拆除南大门不再复建 今年以来,随着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延长线的施工,瑶海公园旁的北二环路又有部分路段被封闭起来,瑶海公园的开放又受到了一些影响。“近期瑶海公园的南大门就将因为施工而拆除。”新站高新区城管局园林绿化处处长田丰昨天说,古色古香的大门楼,曾是瑶海公园的标志,门口还有两尊威武的石狮。田丰表示,南大门楼拆除后将不会再复建,而南广场也将因为施工被占用一部分,未来等轨道交通一号线延长线建成后,瑶海公园南广场的现有格局也将进行重新规划,变成开放式的入口,与北二环路实现无缝连接,更好地方便市民游园。田丰说,现在的瑶海公园实现了WIFI全覆盖,增加了体育锻炼设施,对于周边社区居民来说,是很好的休闲健身场所。 (通讯员 刘勇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武鹏) 瑶海公园: 七功能区 开放迎客 占地约260亩的瑶海公园,改造后分成了七大功能区,分别是主入口广场文化展示区、卵石漫步休闲区、林下健身活动区、文娱休闲活动区、登高观湖游憩区、亲子游乐活动区和次入口广场集散活动区等。改造完工后将由原先的封闭式公园,变成了开放式市民公园。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