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开区,规划建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基地和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巢湖畔,一个高水平的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未来有望崛起。近日,全市一批重点平台建设项目正式获批,将推动合肥创新发展再攀高峰。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扎根经开区

 

  据了解,合肥市发改委已经原则同意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项目立项,项目包括中德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基地和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项目选址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与清潭路交口的西南角,规划用地面积约151.5亩,用地现状为空地。

 

  项目总建筑面积338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8000平方米(其中3层架空层不计容,面积18000平方米)、地下100000平方米。其中,合肥学院中德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组团由四个单体建筑(不含特色餐厅与公寓)组成;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组团由1幢9层和1幢14层单体建筑物以及中间5层裙房构成。

 

  天津大学合肥创新发展研究院组团由三个单体建筑组成,包括智慧电力实验室、医工交叉研究中心实验室、先进动力实验室(非动力实验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实验室以及相应的管理办公用房等功能用房。此外,专家公寓及特色餐厅布置于合肥学院中德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组团地块。

 

  市属高职院校建设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

 

  作为目前全市唯一的一所市属综合性高职院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将建设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工程。该生物医药协同创新平台工程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于一身,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强化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预计于2019年5月建成。

 

  项目位于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巢湖鼓山校区生化楼,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其中洁净实验区面积约912平方米,实时教学区面积约128平方米,蒸汽纯净水设备间面积约64平方米,空气净化设备室外机安放区面积约96平方米。经审核,项目总投资估算约3091万元。

 

  平台有望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携手打造,将形成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教学、微生物学与发酵工程教学、生物化学教学、免疫学教学实验实训平台群,内容涵盖学校所有相关专业群,实现了与科学前沿技术的对接,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的支撑和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