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旦出问题便会给生活带来严重的阻碍,特别是一些患有白内障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有的甚至需要家人的全天照顾,给儿女也增加了负担。
 

  像白内障这种“知名度”很高的眼病,从七大姑八大姨,到隔壁的王奶奶,哪个人不晓得。但是下面这些白内障知识,很多人还真未必知道。

 

  如何辨别白内障已盯上自己?

 

  很多白内障早期患者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眼前像被什么遮住了,看东西总是模模糊糊的,看东西没有以前那么清晰、颜色也不鲜艳,使劲揉眼睛再看还是看不清。
 

  这时候就要警惕了:是不是“白内障”已经盯上你了。

 

  到底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以视力减退、视物模糊为主的致盲性眼病,发病率高。

  它是因环境、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辐射等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影响光线进入眼内到达视网膜。

 

  白内障都有哪些常见症状?

 

  1.老花症状减轻

  忽然发现不戴老花镜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有的老年人很开心。殊不知,这可能是白内障的症状之一。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视力会暂时性提高。
 

  2.视物模糊

  视物模糊是白内障的第一大症状。视力逐渐模糊,有时还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或者觉得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
 

  3.色觉异常

  白内障患者看灯光时,在灯光周围会出现七色的彩圈或晕轮,就像夏天的彩虹,医学上成为“虹视”。当“虹视”现象增多,可能是早期白内障的症状之一。
 

  4.眼前有多个黑影

  眼前黑影也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白内障初期,患者眼前可能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高度近视患者、青光眼患者,经常接触紫外线照射或各种辐射的人易得白内障。

 

  白内障的分类有哪些?

 

  临床上通常将白内障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先天性白内障指影响视力的晶状体浑浊在出生时已存在;或晶状体的混浊随年龄增长而加重,逐渐影响视力。

  后天性白内障主要有:老年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

  老年性白内障又称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一种最多见的后天性原发性白内障。机械性(眼球钝挫伤、穿通伤、球内异物)或非机械性(辐射性、点击性)损伤作用于晶状体,可使晶状体产生混浊性改变,称外伤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是指眼内疾病引起的晶状体混浊。

  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晶状体的代谢依赖眼球的健康程度,任何影响眼部氧和营养供应或产生毒性产物的药物或眼部疾病都会加速白内障的发病。

 

  如何预防白内障?

 

  1.不要让强光、紫外线伤害眼睛常言道,“惹不起,躲得起”。强光特别是太阳光紫外线对晶体损害较重,照射时间愈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愈大。为避免暴露在强烈阳光下,外出时,尽量戴帽子和太阳眼镜。夏季中午紫外线最强烈时最好不要出门。

  2.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眼球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都需要蛋白质和维生素,日常饮食多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

  3.防止机械性对眼睛的损伤工作时需加强自身保护意识,戴上保护面罩或防护眼镜,避免机械性损伤发生。

  4.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多的情绪垃圾,保证身体和血液的顺利循环,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白内障只能“成熟”后再手术?

 

  过去开展白内障手术的传统技术不成熟,必须要等到白内障发展到乳白色混浊的时候才可以手术,因此才会有“要等到完全成熟了再做手术”的说法。
 

  但随着现代白内障手术的进步,不再用是否“成熟”作为实施手术的判断标准,所以白内障患者完全没必要等待那么久,也不需要长时间忍受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痛苦!否则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延误手术治疗时机,增加手术难度,影响术后效果。

  所以,如果被白内障盯上了,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怀感恩心

  行光明事

  感恩节,来临

  合肥名人眼科提醒您

  请记得抽空

  带上父母

  为他们的眼睛做一次健康检查
 

  专家介绍

刘红

副主任医师

白内障科主任
 

  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从事眼科工作10余年。自2008年师从安徽省眼科专家朱美玲教授和刘广进教授学习。曾在全国重点专科三甲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进修白内障专业。师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专家张广斌教授。
 

  擅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及各种先天性、外伤性等复杂性白内障手术,尤其擅长多焦点、散光、老视等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责任编辑: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