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玲|一生所爱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人 物 介 绍
朱美玲,合肥名人眼科医院业务院长,原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安徽省防盲指导组副组长,安徽省眼科学会常委,安徽省干部医疗保健会诊专家,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医疗会诊专家。 首批获得国家卫生部眼科准分子激光手术医师资格证,是我国较早从事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眼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对眼表病、角膜病、白内障、眼屈光手术有较深的研究,出版著作两部(合著),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眼表重建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荣获200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擅长准分子激光手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各种复杂性白内障复明术、角膜移植术和眼表重建、眼整形、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手术。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周日上午 1 文献之邦,中国书画艺术之乡——萧县,1945年,朱美玲出生在这里。 1965年高考,朱美玲考入安徽医科大学。5年后大学本科毕业,同学大都选择了临床四大科,眼科是不被看好的。在这种情况下,朱美玲毅然决然地成为了一名眼科医生。她说她喜欢眼科,眼科可以解决别人的痛苦,送去光明。90年代初,朱美玲所在医院的医疗水平十分落后,整个眼科中心只有一台显微镜。条件艰苦但并没有影响她学着独立行医。看着患者被别人扶着送过来,家属没余钱医治,朱美玲心酸又无奈。她能做的惟有精通医术,帮助乡亲们祛除病痛。于是,她一方面反复对照病症,翻来覆去地学习,一方面请教老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锻炼独立诊治的能力。 她下苦功夫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和角膜移植术基本功,并熟练地与临床诊疗思路相融合,迅速提高了自己的诊疗水平。朱美玲任眼科主任后,在她的主导下眼科科室逐步组建发展起来,引进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器械。1997年,朱美玲带领眼科中心获“第一批安徽省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她也是安徽省内率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的手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玻璃体手术等新技术的专家。可以说,朱教授把她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眼科。
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分分秒秒都跟光明博弈的眼科,朱美玲用爱心、信心、责任心,精心呵护着脆弱的心灵之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明的奇迹。这一切无不建立在她对眼疾规律充分了解、对眼科相关理论充分把握、对专业技能游刃有余的基础上 她认为,医学是一个讲理的科学,医生无论名望、经验、资历,其每一道推理、每一项诊断都应遵循医学的基本原理,每一份方案、每一个操作都要有医学的理论支撑。只有自己想通了,自己信服了,才能给病人以正确的治疗,才能少走弯路。 安徽一位60多岁老画家,角膜炎反反复复,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焦虑的家人不远千里,将患者从当地医院辗转送到合肥名人眼科医院。角膜常常红肿、溃破、出现疼痛,抗病毒的、消炎的、营养的眼药水都给过,然而疗效并不理想,患者进而出现视物不清、眼前指数手动,朱美玲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及演变规律,认为此时疾病性质已经发生了转化,眼用抗生素存在局部毒性,药物本身对角结膜有毒性。此外防腐剂对角结膜也存在毒性,由于画家常年滥用抗生素眼药水,角膜上皮细胞发生缺损、溃疡,有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和干细胞的损害,根据临床病理学原理,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她提出特殊性的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 由于自体血清的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与正常泪液相同,自家血清可以促进眼表上皮的再生和修复,针对患者滥用眼药水导致角膜抵御能力下降,她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平常的治疗思路,果断调整了治疗的方向,马上停止抗生素眼药水,改用自家血清,球结膜下注射,达到改善角膜营养,三周后结合患者自身的营养支持、免疫支持,画家病情改善,保住了视力,不久康复出院。 3 事情重复做,是坚持;公益坚持做,是大爱 朱美玲认为,眼疾与意外伤害无处不在。但更令人痛心的是,往往临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出现视力下降后才入院就诊,而这时病情往往已经很严重了,错过了较好的治疗时机,已造成不可逆的视力障碍,甚至造成患者永久性失明!主要原因就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眼健康,没有做好安全防范,缺少科普教育。 看到很多突发的被眼病侵蚀光明的患者,让朱美玲陷入思考,也直接促使她开始投身一件更有价值的事——医学科普+公益检查,她感到身上充满了力量。
从开始科普以来,她作为合肥市健康管理协会的一员,带领团队走进社区,走进乡下,走进老年大学,走入基层群众的心里,开展多渠道的眼疾预防科普传播和公益眼疾筛查活动,将安全的眼健康生活习惯和行为,带给他们。一直以来,朱美玲坚持为安徽省跳水队的运动员们进行视力监测,她坦言,许多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在高空坠落水面拍打眼睛容易造成眼底挫伤,家长和看护人员的重视不容忽视。“在经历上百次水面对眼睛的拍击,就那么几分钟,不幸有可能就会发生,这样情况屡见不鲜,追悔莫及。”这一做就是18年。她说能够坚持下来,最重要的是,看不得医院里孩子的痛苦和家长的自责。 朱美玲用她的爱心与医术帮助深陷眼疾泥潭的人走了出来,舒展开身心,而她自己也在一次次为他人终结眼疾病痛中走向从医生涯的辉煌时刻。
2017年2月24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在长沙展开,朱美玲教授当选为角膜病分委会委员。谈起这项荣誉,她说:“活到我这个年纪,很多东西都不在乎了。但我希望这些年轻的医生尽快成长,尽快从我手中接过眼科的接力棒。”
2019年11月8日,安徽省学会眼科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大会上,朱美玲荣获安徽省眼科特殊贡献奖。 责任编辑: a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