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 安徽房颤中心联盟开展2019年中国房颤日公众宣传活动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在房颤日来临之际,安徽房颤中心联盟积极开展主题为“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义诊和患教活动,提醒公众关注“房颤”这个发病隐秘、公众认知极低的疾病,其后果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卒中。 “房颤”公众认知率低后果严重 “房颤”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也是一种心脏疾病,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的不规则颤动引起血液不能正常泵出,而是在左心房形成湍流,进而容易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进入到脑,就会导致脑卒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健教授说:“房颤的公众认知度非常低,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很多确诊患者之前根本没听说过房颤,也就是说很多患者根本就没来医院,不知道自己得了房颤,更不要说它的危害了。其直接后果是房颤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治疗的顺应性低,贻误诊疗时机的情况普遍。”
![]() ![]()
与此对应的却是房颤的严重后果。房颤增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残病死率,百姓耳熟能详的卒中、心梗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之相关。徐健教授说:“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死亡率超过50%,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 有鉴于此,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拜耳公司共同发起的“中国房颤日”宣传活动在全国各地举办。徐健教授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作为房颤中心示范中心医院积极参与到本次‘关注心房颤 预防脑卒中’的全国性宣传活动当中,希望更多百姓了解这个疾病,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如果出现心慌、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乏力、头晕和黑矇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旦确诊房颤,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坚持规范治疗,不能因为症状消失而擅自停药,过程中发现任何问题应积极与医生沟通。” 房颤中心项目不断推进惠及百姓 徐健教授补充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18年开始参与中国房颤中心项目,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是刚刚成立的安徽省房颤中心联盟中的一员。回顾过去的几年,我省房颤中心从无到有,目前房颤中心认证单位3家,房颤中心示范基地1家,房颤建设单位7家。安徽省作为人口大省在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进度和房颤疾病诊疗管理个方面都紧跟全国步伐。我们将持续不断地促进房颤早期筛查、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房颤新型治疗手段、开展房颤综合管理,逐步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减轻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作为安徽省房颤中心联盟我们还将帮助周边地区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房颤规范管理项目。相信在未来,随着房颤中心的不断建设,我省房颤规范化诊疗水平也会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会大幅提高。”
![]() ![]()
房颤患者预防卒中 抗凝是关键 目前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有导管射频消融、药物、电复律等。在所有治疗手段中,最关键的就是抗凝治疗,其目的在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徐健教授表示,抗凝治疗贯穿房颤治疗的始终。在临床上,经常推荐的是新型口服抗凝药,如直接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该类药物通过抑制活化的凝血因子X产生抗凝作用,不依赖于抗凝血酶,口服使用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疗效和安全性确切。 责任编辑: a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