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其中汉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历代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思想文化的总和,又称为华夏文化。而汉服则是另一种表现汉文化的形式,这种形式更直观也更有特色。

  又到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在此期间,合肥海洋世界将汉服带到日常工作和水下表演环节,以实际行动来发扬和继承汉文化,让大家感受下汉服的风采。

  汉服简史
 
图片来源:剑心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水下汉服表演
 

图片来源:剑心



  汉服的选择上我们用了常见的交领和襦裙。汉服中左侧的衣襟与右侧的衣襟交叉于胸前的时候,就自然形成了领口的交叉,所以形象地叫做“交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襦裙”主要有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对襟襦裙等,襦裙属于汉服的一种,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称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长度较短,一般长不过膝,下身则叫“裙”。   

  本次端午水下汉服特别演出是精心策划的一场秀。在海底世界的美人鱼表演区,“美人鱼”姑娘们和“王子”着汉服,用极具华夏文化的服装在水中翩翩起舞,伴着古典音乐的曲调在水中演绎出只能在海洋馆内体验的奇妙感觉!

  而合肥海洋世界的驯兽师也将穿汉服喂海豚吃粽子等,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更多精彩
 
  图片来源:剑心


 
  除了水下的汉服表演外,合肥海洋世界的工作人员在入口处着汉服迎接游客,海豚表演时主持人也将穿汉服解说,营造一种汉服文化的氛围。为满足游客观看表演需要,合肥海洋世界将端午期间下午13:30的海狮表演调整为海狮海豚表演。

  端午节当天合肥海洋世界还将按照传统给动物们喂食“鱼食粽子”,让动物们加加餐,也过一个节日。

  本次合肥海洋世界与青松食品合作,让端午节当天来参观的前100名游客体验包粽子,感受端午的饮食文化。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