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合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江淮优秀传统地域文化,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合肥演艺集团、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合肥市文化馆承办的“合肥之春”2023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将于2月21日(农历二月初二)晚在合肥大剧院歌剧厅举行。

形式多样的非遗代表项目纷纷被搬上舞台,精彩的表演将为观众呈现丰盛的文化盛宴。

2月19日
在合肥大剧院排练厅里
到处可见全身心投入的练功景象
经过精心编排的演出节目
将于本月21日晚正式亮相
↓↓↓


上午9:50,合肥大剧院排练厅,约四十多位演职人员已经持续排练接近一个小时,他们中最小的年龄仅十岁。守在舞台边上的编导老师,时不时跟着节奏打起节拍。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十几天里,老师与演员们“泡”在一起,不断推敲、打磨,随时给演员在节拍和舞蹈动作上给予帮助。


参加表演的演员们大多来自各行各业。大家心连着心,排练一直在持续,天气虽仍有凉意,舞台上却已繁花似锦,静待花开。

巢湖民歌是安徽省巢湖市地方传统音乐,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巢湖民歌覆盖整个巢湖流域,可以说凡是巢湖水域流动的区域范围都属于巢湖民歌。”作为巢湖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家莲热情地为记者介绍起巢湖民歌。自小喜爱歌唱艺术的她,为了能将巢湖民歌传唱下去,走遍了城市和乡村,只为让巢湖民歌为更多人熟悉和了解。



“我唱巢湖民歌,由听到喊,由喊到学,再到唱,现在变成悟,可以总结为五步法。我认为‘爱心、热心、恒心’对于传承巢湖民歌来说,三者必不可少。”李家莲说,“这次演出,我装扮‘大嫂’,两个徒弟装扮‘小姑’。在我师傅魏树由、高歌的传承带领下,希望巢湖民歌一代代往下传,把优美的巢湖民歌传唱下去。”

作为合肥乃至安徽历史上首次全景式艺术化展示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盛会,晚会将科技手段与艺术演出相结合,创造性地推进科里科气与文里文气融合发展创新。
 

 
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在演出厅外,还将举办沉浸式非遗文化体验展,并设置精彩的非遗表演,增进与观众的互动,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