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好,合肥!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摘要: 这是5月28日的合肥。风清气朗,阳光闪耀。这座城,刚刚经历了一场短促、危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零
这是5月28日的合肥。 风清气朗,阳光闪耀。这座城,刚刚经历了一场短促、危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5月27日16时48分,第一例省外来肥确诊患者李某某治愈出院;5月28日13时50分,第二例省外来肥确诊患者吕某治愈出院。 至此,清零! 距离她们的确诊,过去了15天时间。 这15天,是937万人的心手相护。 一刻不停!一人不落!一处不漏!一点不松! 5月13日,警报响起,疫情突袭!合肥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快速处置、全力处置、精准处置,市县指挥部同志靠前指挥、昼夜调度,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风雨无阻、日夜奋战,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全力配合! 万众一心、无往不胜。合肥全域皆为低风险地区!实现“三无”:至今无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无疑似病例! 合肥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 [二]15天 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较量。 惊雷,在5月13日乍然响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肥西派河两岸的宁静。 自2020年3月8日合肥“清零”以来,平静了400多天的“水面”突然浪花翻涌。全城人民的心,揪得紧紧。 这是谁都不希望、谁都没想到的疫情突袭。 沉着应战、全力以赴! 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时间作出批示。 14日,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王清宪,先后赴合肥指导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重点部位管控和重点人员检测,全力做好应急应对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坚决有力阻断疫情扩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省长王清宪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更加严格周密地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快流行病学调查,不放过任何线索、不留下任何隐患,尽最大努力防止和阻断疫情扩散蔓延。 ![]() 5月14日晚,李锦斌在合肥指导督导疫情防控工作。
![]() 5月14日,王清宪在合肥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兵贵神速。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13日当即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市政府常务负责同志为副总指挥,相关市领导为成员的突发疫情紧急处置领导小组,政令顺畅、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迅速形成。 一夜无眠。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爱华在接到疫情协查通报后,立即对肥西县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部署,13日下午召开专门会议作出具体安排,当晚一直在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指挥调度,直至次日凌晨5点。 ![]() 5月14日上午,虞爱华在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调度疫情防控工作。
![]() 5月15日下午,虞爱华来到合肥奥体中心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点,实地督导调研疫苗接种工作,看望慰问一线工作者。
流调!隔离!采样!送检!信息发布!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在合肥拉开,只为全力斩断疫情传播链。 “放轻松,别紧张。”5月14日凌晨,夜雨渐歇,派河北岸依然人头攒动,29岁的袁征在采样之时,不忘为市民送上心理安慰。 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监测的敏感性和发现病例的及时性,实为关键。袁征作为合肥定点检测机构和第三方实验室的一员,参与配合疫情防控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和检测,“心里只一个想法,用自己的专长做好采集和检测,坚决防止疫情扩散,争分夺秒。” 彼时,刚刚确诊的外省来肥工作人员,并不住在居民小区,但为了疫情防控需要,13日傍晚起,以确诊者所住酒店为圆心,上派镇四个社区被第一时间纳入核酸检测范围,覆盖上万人。 老人小孩优先检测、“十合一”混采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全力保障检测试剂充足……检测现场,人数众多,却是秩序井然、快速高效。 市民没有怨怼和不安,更多的是理解、支持和信任,“政府应对这么快,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到。心里很踏实。” 病毒从何处来,可能往何处去?流调即时展开。 合肥成立15支专班,开展精准流调,应查尽查快查,综合运用人工手段和现代科技,日夜不停地寻找到患者在肥密接者、次密接者3005人,全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连续4轮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全面采样,范围能大则大。 一支战队迅速组成,全力开展核酸检测。 见事早、行动快,使得合肥在与时间赛跑中赢得了先机,在与病魔较量中赢得了主动。疫情发生以来,扩大筛查51.88万人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至今未发现合肥本地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疑似病例。 [三]一个靶点 这是一次靶向精准的阻击。 疫情发生后,合肥迅速响应,连出重拳,将其控制在“肥西县卫星社区金云国际商住楼”这一个靶点上,坚决阻断疫情向社区传播。 经受住了2020年新冠疫情“大考”,合肥疫情防控体系建设愈加完善。相较于初次交手时的短兵相接,这一次的合肥在运筹帷幄之际,也多了一份自信,忙而不乱、有序推进。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精准防控! 防控速度快一分,人民安全多一分。疫情发生之初,围绕“流调、采样、检测、管控、救治、发布”12字,合肥立刻周密开展行动: 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开展流调、立即落实隔离管理、扩大核酸检测筛查、开展环境消杀、集中开展医疗救治、管控范围内暂停群众性聚集活动、及时报送和发布相关信息。 降伏病魔,需要更多“硬核”手段。 5月14日晚,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再出“重拳”,发布合肥市八大举措,全面贯彻落实精准防控相关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暂时关闭中风险地区非生活必需的文体休闲娱乐场所;加强中风险地区人员进出管理;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人员的排查防控;加强医疗机构院感防控; 全力做好中风险地区居民和集中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持续开展冷链食品和进口物品风险排查;养老院、福利院等场所一律实行封闭管理;流调、采样、检测等信息做到一小时一报…… 条条举措,细之又细,严之又严。不到八百字的内容里,透露着一个讯息:一处不遗漏。 阻断疫情传播,必须依靠精准防控,而随着疫情特点发生变化,具体举措也必须“见招拆招”、有的放矢。 随之,合肥: ——科学划定、精准管控风险等级区域,对仅有肥西1个中风险地区实施严格的封闭管理。 ——加强全市30家发热门诊及106个基层发热哨点诊室闭环管理,要求各类基层医疗机构落实首诊负责制,100%落实核酸检测;明确所有药房线上线下出售退烧等药物实名登记,并及时上传信息。 ——坚持人物同防,对全市1921家冷链企业,以及进口物品生产经营企业,持续开展风险排查和备案管理。 ——深挖风险点,对“五一”以来有市外相关地区旅居史和相关地区来肥人员接触史的,进行全面摸排筛查并进行核酸检测。 ——从严落实八项防控措施,根据省里统一要求,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从严管控相关人员聚集,明确暂停中风险地区大规模聚集活动,取消或延期举办“四个大型展会”。对近期拟举办的社会化考试延期或调整地点。 严格、精细地做好疫情防控,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崇高理念的具体实践,更彰显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极端重要性。 如此重重排兵布阵之下,合肥对病毒进行精准阻击,筑起了一道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固防线,仿如“铜墙铁壁”。 守得云开见月明。 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于5月28日零时起将肥西县上派镇卫星社区金云国际商住楼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地区。降低风险等级后,继续实施7天防控管理,出入口实行24小时管理,登记、测温、扫码、戴口罩,小区内公共场所继续暂停开放,持续做好环境消杀,严防疫情反弹。 由此,合肥市全域皆为低风险地区。 精准的靶向阻击,使得合肥将本轮疫情在短时间、小范围内“扑灭”。全市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双招双引全面提速,防汛准备等工作有条不紊,企业生产经营、群众日常生活均未受到大的影响。 [四]937万 这是937万合肥人众志成城的战斗! 一切为了护佑生命。 2名省外来肥人员确诊后,合肥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对两名确诊患者全力救治。 在省卫健委的指导下,合肥市组建省、市联合救治团队,建立两级专家联合巡诊和会诊机制;组织中医第一时间参与治疗,发挥中医治疫病优势;实行“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分类救治,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治疗方案;安排心理健康专家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开展心理疏导;注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和饮食搭配,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 提及为何能够快速治愈患者,合肥市新冠防治专家组组长丁震认为,与此前疫情“大考”淬炼密不可分。如今,合肥市滨湖医院已建成具备新冠肺炎综合救治能力的“感染性疾病院区”,全部负压病房,做到了人、物与大院区物理隔离,确保院感“0”感染。救治团队成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且全员接种新冠疫苗完毕,最大程度减少了医务人员感染的可能。 暖心合肥,有爱有担当。 5月20日,两名省外来肥确诊患者收到了一份来自合肥的爱心“礼物”。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当天宣布,两名患者治愈出院后,将继续留其在合肥进行医学观察并康复疗养一段时间,所有费用由合肥市承担。 两位治愈患者对此深为感动。李某某专门写来感谢信,“感谢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医院的白衣天使,没有因为我们是外来人员而另眼相看,仍然关爱有加,第一时间将我们转运到定点医院救治,派出了最好的医生和护士,使用了最好的设备和药品,快速稳定了我们的病情,使我们顺利康复。特别是免费留我们在合肥健康观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谢谢安徽!谢谢合肥!” 网友对此也给予热议和好评,认为这一“请留步”,留出让患者安心的温暖,留出胸有大局的担当,留出疫情防控不松懈的责任。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不仅是“医疗救治”战线,全市处处都在奋笔书写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时代答卷。 接种新冠疫苗,构筑免疫屏障。作为一道疫情防控必答题,疫苗接种,人人都是参与者。连日来,市民疫苗接种意愿高涨,随之而来的是合肥各个疫苗接种点相继迎来接种高峰。 ![]() 在合肥奥体中心方舱接种点,群众在有序排队。
“有苗打”!“有序打”!“安全打”! 为确保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在省疫防办全力支持下,合肥优化布局309处接种点,通过线上预约与线下取号相结合,引导群众有序接种。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让群众优先接种、让基层一线人员优先接种。从带头到礼让,“处处为民”的温度引得市民频频点赞。 围绕“重点的地方”主动上门,组织临时接种队伍“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围绕“重点的人群”应接尽接。这两项紧随其后的加码新举措,再一次让937万合肥人吃下定心丸! 截至5月28日15时,合肥市累计接种疫苗538.50万剂次,其中第一剂为485.34万剂,18岁及以上人群“第1剂”接种率达64.57%。全市超市、菜场、旅游、公交、地铁、餐饮、酒店、商贸物流、出租车、快递、新闻媒体等重点行业一线人员实现应接尽接。 鲁迅曾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在合肥,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传递着这场战疫中的温度,嘶哑的声音、疲惫的脚步,都阻挡不了他们奔走在筑牢免疫屏障的最前线。 ![]() 曾被网友称为“最美新娘”的战“疫”医护韩玉凤,主动请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居民接种疫苗。
“请大家戴好口罩,有序排队”“不能空腹打针,没吃饭的居民,可以取个号,吃点东西再过来”…… 在包河区义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点,28岁的周丽正耐心为市民提供服务,尽管戴着口罩,也难掩脸上的伤痕。 5月15日,周丽在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擦破了脸。饶是这样,在进行简单消毒处理后,她仍坚守在一线,“特殊时期,大家都在连轴转,我这点小伤不算什么。” 周丽的面容,也因此被网友称为“令人心疼的最美脸庞”。 疫情发生后,广大医护人员、公安干警、机关干部、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奋战一线。“天使白”“志愿红”“警察蓝”成为合肥这座城市一道又一道亮丽风景线,让市民安心、放心又暖心。 ![]() 5月16日一早,嘉山路街道板桥社区工作人员陈小蓉拿着喇叭在疫苗接种现场维护秩序。
微小的努力,乘以937万,就能聚起磅礴力量。风险和挑战,除以937万,亦可以迎刃而解。 集万千微光,聚星火如炬。当微光点亮微光,我们便有了战胜一切的信心和勇气! 五月合肥,与春别离,与夏邂逅,经历过暖风润雨的草木,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