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17点35分,艺朝艺夕开办的电视栏目《朝夕相伴》第二期内容准时播出。这一期的内容是艺朝艺夕美术课堂,这是艺朝艺夕三大特色课程之一。节目中,老师们详细的展示了不同的“艺朝艺夕式”美术课堂。

  

 

图片8.png

 

 

 

  根据学生的年龄划分课程内容,制定学习要求是艺朝艺夕课程的特色。在美术课程中,主要分为美术素养和创意素描两个阶段,可以循序渐进的教授孩子美术知识。同时艺朝艺夕老师也将“画笔是孩子看世界的另一双眼睛”用行动践行,以户外教学的形式带领孩子感受美术创作。

 

  教室内的美术:知识也可以是“有趣的”

 

  从节目中可以看到,在艺朝艺夕美术课堂中,知识体现在“教”中,也体现在“玩”中,尤其是美术素养这类基础课程。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老师会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结合,借助动态视频展示加深学员理解和印象。因为从青少儿教育心理来说,兴趣是引起学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更愿意学习“有趣的知识”。节目中小朋友们在课上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参与互动就是对这种授课方式的肯定。

  

 

图片9.png

 

 

 

  当然,不过分强调专业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专业。相反,在更高一级的创意素描课程中,老师会开始用专业要求孩子,目的是“为孩子树立标准意识”。从节目中老师的指点内容和作品点评中可以看出,这种专业不评判作品的优劣,重在培养孩子专业的创作自觉意识。这一点,对于刚开始进入专业领域的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教室外的美术: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户外教学”是节目中呈现出的另一种美术课堂。艺朝艺夕美术老师认为,虽然借助多媒体工具也可以展现出多样化的世界,但是隔着屏幕的内容会影响孩子的感知。所以他们会定期安排学员和家长们一起进行户外写生课。她表示,“让孩子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自然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灵活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书本上孩子们或

许也能看到碧波荡漾的湖水,夏翠秋黄的树叶和远近高低各异的山林,可是这种认识是表层现象,远没有达到真切的感知。古人提倡“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动达成统一才能形成正确认识。艺朝艺夕老师们带领孩子亲身感受这些内容,就是在用行动诠释这一理念。

  

 

图片10.png

 

 

 

  教书育人这项工作绝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或是一个知识点的传授,更多的是对孩子未来人生道路的铺垫,长远发展的谋划。从第二期的《朝夕相伴》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能教给孩子的不只有描摹美的事物,更有细致的观察和爱美之心。将“美”的意识通过引导、教育、创作等形式一点点浸润进孩子的心田,或许是美术课堂为孩子成长带来最大的收获。

责任编辑: a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