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民革合肥市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深入践行“四新”“三好”要求,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民革组织活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多措并举提高思想政治建设效能。主要领导积极参加中央、省、市举办的中共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并深入基层一线,带头开展宣讲,团结带领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掀起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继承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常委班子前往寿县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重温红色革命足迹。基层组织纷纷走访革命老区、参观烈士陵园和民革前辈故居;全年在团结报网等主流媒体发表宣传稿件41篇,微信公众号推送消息183条。民革合肥市委会获“民革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机关1名同志获“民革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多点发力构筑坚强组织堡垒。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的党员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其中市政协委员28名,各县(市)区人大代表8名,政协委员70名;庐阳总支建成民革党员之家,蜀山总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包河总支开展社区共建,瑶海总支同巢湖基层委开展友好共建。各支部突出组织生活特色亮点,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召开全委会、常委会,重大事项经主委会研究决定。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成立内部监督委员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体系。深入开展“五进五宣”党外干部纪法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党员纪法意识。

多管齐下增强履职能力建设。重新组建五个专委会,由参政议政能力强的同志担任专委会主任、副主任,由副主委或常委分管联系。以党员特长为基石,夯实参政议政人才队伍;主要领导在各类协商会、座谈会上,就党委、政府的一些重要决策充分协商。其中,3篇发言材料被选为省政协专题协商会大会发言,8篇发言材料被市政协委员资政会和市社情民意座谈会采用。在市政协十五届一次全会上,提交大会口头发言1篇,集体提案7件;由市委会主牵头、专委会和骨干党员共同承担,开展7个重点调研和政党协商课题。成立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调研方向。积极与市生态环境局、巢湖管理局等部门对接,赴庐江县实地调研。在巢湖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就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情况,提出6点建议;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0余篇,其中2篇被民革中央采用;1篇被省委统战部采用,16篇被市政协采用,1篇获市领导批示。1名党员荣获民革全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优秀工作者。

多方合力汇聚资源力量。成立合肥民革博爱牵手公益服务中心和向日葵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投身志愿服务。合肥市民革企业家联谊会通过各种渠道捐款捐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各基层组织开展扶贫济困、讲座、义诊等公益活动35次,受益人数近千人;充分发挥民革组织和党员人才优势,开展法律咨询和普法活动1218次,其中线上900余次。法律援助案例106例,受益人数432人次。8名党员加入市检察院“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队伍;64名党员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尽忠职守,3名党员荣获合肥市疫情防控一线党外医务工作者“同心同行人物”称号。近百名党员下沉社区、高速路口、火车站等场所,参加志愿服务。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响应号召,为抗疫捐赠现金11.55万元,捐赠物资约60.5万元。

多面联动开创祖统工作新局面。通过台海形势报告会、全委会、机关会议等会议,组织学习台湾问题和海峡两岸有关动态,准确理解把握当前两岸工作的主旋律和总基调。加强和台商台胞的联系,同合肥市中华两岸交流协会安徽联络处、台湾安徽同乡联谊总会合肥办事处交流学习。关心助力台企经营发展,走进4家台企开展在肥经营发展状况调研。
责任编辑: 一米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