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吗?即使医生和患者相距千里,也可以完成手术,偏远地区可以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3月18日,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5月10日,安徽移动也助力安医大二附院完成了我省首例5G网络支持下远程协同手术。5G远程医疗技术的应用,将会有效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难题,为医疗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提供切实保障。
 

    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持续推动和深化医疗改革。在5G发展的元年,医疗与科技的结合将有助于医疗产业发展,将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条件。远程医疗手术方案不仅解除了病患两地奔波的劳苦,还解决了一些地区医生资源短缺的问题,孕育着无限挑战与巨大机遇。

    为了解5G远程医疗的建设发展及应用情况,记者来到安医大二附院做了进一步的的探访。安医大二附院普外科主任、手术指导专家万圣云向媒体一行详细介绍了我省首例基于5G网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指导项目内容,并回放了当时的视频。
 
(安医大二附院普外科主任、手术指导专家万圣云)
 
    据介绍,手术由安医大二附院和池州市石台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通过中国移动5G网络,借助“德医云”平台实现5G远程手术协作。视频显示,在相隔200多公里的石台县手术现场,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在为一位胆囊结石患者进行手术,借助5G远程手术协作系统,现场手术影像实时传输到安医大二附院远程医学中心。安医大二附院专家也通过5G网络操作机械臂对石台手术现场进行观察和指导。医生与专家的语音视频交流,体验达到极速同步,远程设备的响应如本地操作一样顺畅和快速,高清影像设备则将病人的细节清晰、流畅还原在医生眼前。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水平相对处于较低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如何破解基层百姓的看病、治病瓶颈,一直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甚至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借助优质高速的5G网络,让上级医院高水平的专家突破时空限制,对基层医疗团队进行远程指导,通过智慧医疗共享平台,多端协同开展工作,有助于解决过去在偏远、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等地区难以完成的医疗问题。

    据安医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鲁超介绍,安医大二附院自2018年起承担省科技重大专项“微创外科智慧医疗协同工作示范平台”,该项目立足于微创外科领域,围绕远程会诊、智慧医疗等关键技术节点进行研发攻关,通过该项目建设,更加有效地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智慧医疗服务,将极大地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
 
(安医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鲁超)
 
    安徽移动政企部产品经理李铁山表示,随着5G网络应用的推广,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将为远程医疗、医联体内部医疗数据共享及传输等方面提供了一条信息传输高速公路。安医大二附院可为更多的县域医联体成员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提供更多智慧医疗服务,从而极大拉近了各级医联体的技术距离,智慧医疗将会更加触手可及。

    5G网络下载速率可达1.1Gbps/s,达到4G网络的10倍以上。远程指导手术的成功,充分验证了5G网络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性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的专线和Wi-Fi,5G网络能够解决基层医院和海岛等偏远地区专线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及院内Wi-Fi数据传输不安全、远程操控时延高的问题。5G在本质上是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和医疗结合的场景众多。比如,基于医疗设备数据无线采集的医疗监测与护理类应用,如无线监护等;基于视频与图像交互的医疗诊断与指导类应用,如采用医疗服务机器人进行远程查房等;基于视频与力反馈的远程操控类应用,如远程机器人手术等。
 

    未来已来,我国已全面迎来5G商用元年。5G与医疗行业的融合已蓬勃向前,有效促进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提升。安徽移动表示,将大力推进“5G+”计划,携手产业链优质合作伙伴,共同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更多5G垂直行业应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责任编辑: 园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