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凌晨,总有一群“环卫橙”奔赴合肥的大街小巷,用手中的扫帚轻轻奏响城市的华章。
 

  全市万余名环卫工人,用他们的辛勤汗水和无私奉献坚守着这座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把他们记挂在在心上——成立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全方位关爱环卫工人。
 

  今年,全市有63名环卫工人子女考上大学本科,在踏入大学校园前,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个“开学红包”,这是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发放的3000元助学金,发放数量为历年最多。
 

  这笔特殊的助学金是环卫工人子女的“专属”,既在经济上给予环卫工人家庭实际帮助,也表达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于环卫工人的尊重和关爱。

 

如今,
带着这份温暖的关注,
这63名环卫工人子女走进大学校园,
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大学故事——

 

参加志愿服务 以“关爱”回报“关爱”
 


姓名:颜玉嘉

年龄:19岁

学校:安徽财大

父母工龄:10年
 

  我的父亲颜礼培是瑶海环卫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母亲也是环卫队伍的一线员工,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基本上全年无休。
 

  父母的工作很平凡,却也很辛苦,被大家称为“城市的美容师”,就算在酷暑寒冬,依然默默坚守在岗位,努力保障着城市的干净整洁。
 

  作为女儿,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所以平时我比身边的同学更加努力和自律。中考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合肥一中录取,今年高考,以592分的成绩被安徽财大录取。
 

  在我即将前往学校之时,我领到了“开学红包”。这笔钱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助学金,而是一份沉甸甸的爱,这也是政府对于我们这些环卫工人子女的关爱。这笔特殊的助学金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才有机会回报社会。
 

  如今我的大学生活拉开序幕,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我会抽时间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以“关爱”回报“关爱”,学习父亲身上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把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


温暖的关爱 激励我不断前行

 

 

姓名:唐俊杰

年龄:19岁

学校:滁州学院

父母工龄:4年
 

  今年9月,我迎来了人生新的起点,成为滁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当我踏上新征,离开合肥前往学校之时,我心里既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也饱含对过往生活的感动,那些温暖的点滴,会成为激励我不断向前的动力。
 

  我的母亲谢宏琴是庐阳区环管中心的一名环卫工人。她是一位平凡的劳动者,寒来暑往,每天都要起早贪黑的清扫道路。她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不仅使城市的环境更整洁,更成为我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让我顺利走进大学的校门。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的子女,我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在我收到录取通知书之时,合肥市城管局给我们这些考上大学的环卫工子女发放了“开学红包”。这份红包,带给我内心深深的触动,感觉大家对我们的关爱,今后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争取能早日回报父母的养育和社会的关爱。

 

“开学红包”助我逐梦前行
 

 

姓名:许蓓蓓

年龄:20岁

学校: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父母工龄:4年
 

  2021年的夏天,我怀着满心欢喜与满腔热情,踏入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校园,成为新媒体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的一名大一新生,未来生活的画卷在我眼前缓缓展开。
 

  我的父亲是高新区的一名环卫洗扫车驾驶员。开学前夕,我收到了由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发放的“开学红包”,这让我很意外也很感动,父亲时常教导我要学会感恩,我会好好地珍惜这份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带着这一份温暖的关爱,我踏上了人生的新旅程。在大学中,亲切耐心的辅导员、认真专业的老师、热情有爱的宿舍阿姨,让我很快融入了新生活。摄影构图、视听语言、创意思维、新媒体文案……未曾接触过的课程让我获得学习的乐趣,带着好奇心探索未知的领域。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新生活充满信心,我将心怀感恩,不断学习,不停挑战,未来不论我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对社会有价值有贡献的劳动者。

 

助学金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
 

 

姓名:杨千锦

年龄:18岁

学校:郑州大学

父母工龄:3年
 

  在今年的高考中,我以文科621分被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录取。我的父亲是包河区一名环卫工人,负责垃圾收集工作。每当夜深人静时,父亲就要前往自己的工作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我们城市干净美丽默默付出。
 

  作为一名环卫工人的子女,我看到了父亲工作的辛苦,也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在高考期间,父亲所在的单位还专门给子女参加高考的员工调休。正是有了父亲的陪伴和鼓励,让我有更好的状态迎接考试。不仅如此,在大学开学前,我还领到了环卫基金奖励,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未来我也将传承父亲吃苦耐劳的品质,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青年。

 

“开学红包”是对父母工作的认可

 

 

姓名:卢晓光

年龄:18岁

学校:中国地质大学

父母工龄:6年以上
 

  今年9月,我成为中国地质大学的新生。这段时间以来,我一个人在外独立生活,让我更加懂得父母工作的不容易。
 
  我的父母都是蜀山区环卫工人,他们工作很辛苦,天不亮就在路面清扫。尽管如此,但从未听过他们的抱怨声,始终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由于家里经济不是很宽裕,让我更加懂得生活的不易,学习的时候累了,想想爸爸妈妈,也就觉得这点小苦小难没什么了。
 
  当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的父母都很高兴,更让我意外的是,我还收到了一个“开学红包”。这笔助学金不仅仅是对我们家庭的资助,更是对父母多年来风风雨雨辛勤付出的认可。

 

这是一份温暖与关爱

也是对环卫工作的

认可与敬意
 

  “环卫工人是光荣的劳动者,通过发放助学金的形式,向他们表达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和关爱。”合肥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地辛劳清扫,为城市的干净整洁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子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给他们发放助学金,助力他们开启新的大学生活,也是对环卫工人辛勤付出的肯定和褒奖。
 

  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5月28日,是全省首家救助困难环卫工人的非公募性基金。一直秉承“奉献社会爱心、关爱环卫工人”的宗旨,积极主动对全市因公致伤、致亡和有特殊困难的环卫职工及家庭提供最及时、最体贴的帮扶和救助,传递着浓浓的社会关爱,更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
 

  截至2021年9月,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已救助环卫工人 628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 178.2万元,其中:子女考取本科的环卫工人433 人次,救助因公致伤和有特殊困难的环卫工人195人次。
 

  同时,为了给与环卫工人更多支持,合肥城管不断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率,降低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和风险,以奖代补,提高待遇,并通过实施环卫工人免费早餐工程,让全市环卫工人都能够吃到免费早餐。建立环卫驿站57座,动员社会单位开放爱心驿站近500处,为环卫工人提供临时休息、饮水、乘凉、热饭的场所。

责任编辑: 许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