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街道为老旧小区制“自治”规划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在专业社工的牵头下,通过项目化运作,在小区居民中培养骨干,对老旧的、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实行自治管理,人人都是小区的主人。11月22日,合肥市蜀山区琥珀街道举行的创建“五社联动”联系点暨“社区治理创新项目”启动,记者了解到,该街道将在合肥市率先试点推行“新安居计划”和成立乐善救助专项基金,汇集各方力量,提升老旧及开放型小区的治理。
一半小区进入“老迈”状态
“琥珀街道位于老城区,共73个小区,其中有一半的小区是老旧或者开放型的,为自管或政府托管,问题很多。”琥珀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韩磊介绍,街道一大批小区建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及管理缺失,多数处于“脏乱差”的状态。
北苑村社区东达琥珀大道,南临长江西路,西靠长丰路,北至清溪路,是一个老旧开放型小区,存在房屋本体和基础建设陈旧老化,缺乏保养、相关公共安全设施配套不到位,“楼道里乱堆放、残疾人老年人出入不便、卫生状况不好。”
为此,琥珀街道计划以北苑村社区为试点,实现三年的新安居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服务对象为北苑村辖区内居民,重点以北苑村社区53栋、79栋居民为对象开展服务,同时辐射社区其他居民,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将北苑村打造成宜居社区。
调动居民积极参与“自治”小区
“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参与小区的自治管理。”韩磊介绍,对于这个开放型的没有物业的小区,最根本的办法是“居民事居民议”,三年计划中,第一年,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人才为支撑、社会资本为保障、社区自治为导向的“五社联动”机制,通过打造示范型“居民安全厨房/卫生间”、 社区“示范楼栋”,为老人安装扶手等,提升小区安全和文明水平。
第二年,该项目将建立完善安居网络支持平台,通过“义卖、捐赠、企事业单位赞助”等形式,成立安居基金会,为新安居计划提供资金保障。组建“楼栋关怀大使”队伍、社区“邻里帮帮团”队伍,增强居民幸福感。第三年,通过启动“项目发布会”主题活动,邀请社区组织承接社区服务,建立“微创投管理机制”。
“我们有100多位社工,通过走访等形式,关注困难、独居等共六类老人。”此外,社工将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自治。
成立专项基金助边缘人群脱困
记者了解到,此次,琥珀街道还联合安徽乐邦慈善基金会,共同出资成立了乐善救助专项基金,通过委托社工和链接社会多方资源,以三年为项目周期,在琥珀街道安农、飞虹社区试点服务,重点服务重病、残疾两类人群,让受助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关注,更多的感受到行政力量之外的温暖。
据介绍,基金将采用“社工+专项服务人员+家庭成员+志愿者”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通过上门健康监测、理发、链接家政资源等居家照顾服务,上门探访、陪伴救助对象等精神慰藉服务,以及为家属或照顾者提供缓息缓压等一系列支持性服务。
下一步,该街道将将依托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开展社区基础服务,建立运行六个多样化社区基础服务平台,运作“新安居计划”、“乐善计划”等特色社区服务项目,以项目化方式积极运作,培育、整合多元力量,帮助辖区边缘人群摆脱困难,围绕老城复兴的目标,打造安全、宜居、美好的城市社区。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