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把、摸秋 这些中秋民俗还记得吗?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中秋佳节将至,作为节日习俗,可不止赏月、吃月饼,在您的记忆中,中秋节还有哪些好玩的民俗?9月18日,安徽省民俗学会副秘书长、合肥市民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勤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玩火把、摸秋,都是合肥地区传统的民俗。 “中秋节不仅仅是团圆节,更是丰收节。”陆勤学说,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在合肥地区,水稻已经完成收割,山芋、棉花等作物也都到了收获的时节,各类水果也陆续成熟。陆勤学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家在包河区。在他的记忆中,中秋节最大的乐趣,是玩火把。“这个民俗在农耕时代十分隆重、热烈,不问男女老少、年长年幼,大家都来参与,用玩火把的形式,来庆祝红红火火的日子。”陆勤学介绍,玩火把在合肥地区又叫“打火把”,家长给孩子用葵花秸秆等长秆,绑上稻草,以及废旧的自行车轮胎、塑料等助燃物,这是硬火把。此外,还有软火把,就是用稻草绳捆上稻草等。“中秋之夜,大家相约一起到田野里点燃火把,挥动燃烧,一片火红,火花四散,场面十分热烈、壮观。”陆勤学说,现在城市的孩子很难感受到这种乡野的乐趣了,玩火把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记忆。 玩火把之后,孩子们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摸秋。“秋天各种蔬菜、水果都成熟了,孩子们可以趁着月色,到农家的地里去采摘一些。”摸秋结束,大人孩子们都要回家吃月饼了。陆勤学说,过去物质贫乏的年代,一大家子才有一个大月饼,长辈要按家里人口来切开分食,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月饼边赏月,分享团圆的快乐。除了月饼,不少人家还会吃石榴,因为石榴也是圆形的,十分喜庆好看,象征多子多孙多福多寿。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