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餐饮单位建立“一户一档”,每天对食品原料进行抽检,早晚各一次全覆盖式巡查,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培训。记者近日从包河区了解到,今年合肥市出台推动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的指导意见后,该区率先启动实施,分别在罍街和万达茂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198家餐饮经营单位有了食品安全“贴身管家”。

 

  日常巡查更密集

  每天早上,各家餐馆开始购进当日所用食材,原料新不新鲜、进货凭证是否齐全、有没有验收记录等,都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8月13日,记者来到万达茂食品安全工作站,站长王娟正带领工作人员对该商场三楼的47家餐饮经营户进行日常巡查。

  据王站长介绍,他们到晚上还要逐户检查一次,重点是看餐具消毒和设备设施清洁情况,要求做好店内卫生,不能有堆积的油垢,确保油烟排放设施能正常使用。工作人员将日常巡查的记录上传至监管软件客户端,每家餐饮店的门口显著位置都贴有一张二维码, 商家的证照信息、后堂卫生、采购管理、消毒记录等情况一扫便知。

  “建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也督促我们的管理更规范。”王娟同时是该商场餐饮营运主管,站里还有2名商场管理人员,万年埠食品药品监管所派驻1名监管人员作为指导员。工作站建立信息采集、宣传培训、联合检查、督查通报等制度,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同时采集餐饮经营户基础信息,做到“一户一档”,商家的主体资质、经营许可、健康证明、食品安全承诺书、现场照片等一目了然。

  餐饮经营更透明

  据了解,罍街食品安全工作站兼具快检室功能,快检人员对街区内餐饮经营单位进行抽样检测。“按照要求,工作站每天抽检蔬菜、肉类、水产品、豆制品等食品原料15批次,检测结果都会在工作站公示牌、电子显示屏上进行公示。” 该工作站站长万光敏介绍,工作站定期开展快检开放活动,餐饮经营户如对采购的原材料不放心,可将样品送至站内免费检测,消费者也可指定关注的样品要求检测。7月份成立以来,该工作站已检测样品450批次,合格率为100%。

  工作站要求区域内所有餐饮单位证照齐全,并在显著位置公示,米、面、油等大宗商品也需在显著位置公示进货渠道。同时大力推进 “明厨亮灶”建设,倡导餐饮单位将食品加工过程公之于众,并要求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处置规范合法,去向可追溯。

  宣传培训更广泛

  记者在商场随机走访餐饮经营户,某餐馆经营者俞先生说,以前他的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现在每天都有工作人员来检查,前厅后堂都查的很仔细,他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前不久俞老板还参加了餐饮安全培训,“现在顾客不光要营养美味,更要吃得放心,我做好食品安全,就是做好自己的招牌。”

  根据建站标准,工作站定期开展餐饮安全培训,邀请专业人员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及采购贮存等方面的要求。建站以来,罍街和万达茂两家食品安全工作站已完成餐饮经营户的首轮集中培训。工作人员日常巡查时,也不断发放宣传资料,反复叮嘱各项要求,逐步规范餐饮经营行为。

  监管服务更细致

  “通过食品安全工作站,餐饮企业自筹建到营业可享受 ‘一站式服务’,” 包河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站可以提供最新的政策要求和监管信息,协助新办企业准备申领许可所需材料,并对店内布局、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等做出详细指导。

  “工作站的建立,搭建起政府、企业和管理机构三方共治的平台,能有效的扩充监管力量,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下一步,我们将在商业综合体、旅游景区等餐饮服务较集中区域加快建设食品安全工作站,实现我区餐饮安全保障水平的整体提升。”该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