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小龙虾燃爆了整个合肥的夏天,你知道哪里是安徽龙虾产业发源地吗?答案是长丰。

 

  6月29日下午,来自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渔业协会、安徽省水产总站、合肥市农委等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冒着高温,走进长丰县杜集镇,现场为当地的小龙虾产业“把脉”、支招。

 

  风和日丽,阡陌纵横。杜集镇东黄村的合肥静雅龙虾养殖基地“火”了。专家、学者们站在新修的步道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龙虾养殖基地,专家们频频点赞。

 

  合肥市农委水产渔政处副科长李琪告诉记者,根据资料记载,长丰县下塘镇开启了我省龙虾养殖的先河。

 

  据《合肥市志(1986-2005)》记载:1993年,长丰县下塘镇农民开始尝试稻田养殖龙虾,当年获得成功,亩产100公斤。长丰,是安徽龙虾产业发源地。

 

  其实,长丰不仅是安徽省龙虾产业的发源地,其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不容小觑。

 

  现如今,长丰县小龙虾养殖规模已经今非昔比,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农户养殖小龙虾。据统计,2017年该县龙虾养殖面积5.8万亩,位居全省第三位,养殖产量11150吨,位居全省第四位,全国第17位。

 

  记者了解到,今年发布的权威报告《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中显示2017年,长丰县成功闯进全国小龙虾养殖产量前30强,发展势头强劲。

 

  如何让小龙虾发展得又快又好?专家们有一个一致的观点,那就是一定要树立品牌战略。

 

  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安徽省渔业协会秘书长李正荣认为,长丰县人工养殖小龙虾在全国都处于领先位置,一定要打造龙虾品牌。“长丰应该要加大宣传龙虾的品牌,而非亩产量,应该加大龙虾优良品质和良好环境的宣传。”

 

  奚业文表示,龙虾一定要打造自己的品牌,就如同全国闻名的盱眙小龙虾,达到了“买全国卖全国”的效果,好的经验方法值得借鉴。

 

  另外,长丰应打造国家级稻虾养殖示范基地。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