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新诗 重启时代心灵 “棱镜”中国百年新诗艺术展在肥开幕
相关标签: [!--togo.keyword--]
8月18日下午3点,由合肥金大地1912东西街艺术中心主办的“棱镜”中国百年新诗艺术展在金大地1912街区“大地美术馆”拉开序幕。
本展览精选中国百年新诗史上100位著名诗人的100幅摄影肖像、100幅诗人手稿、100幅诗意油画(与对应诗篇互文展出),集中展出于1912东街的“大地美术馆”。100幅诗歌手稿及100张诗人肖像,主要展陈在“大地美术馆”一楼。诗意油画与诗篇互文展出,主要在“大地美术馆”的负一层。在负一层观影厅,还同步放映祝凤鸣任总导演的、2017年拍摄的关于中国百年新诗的纪录片《新诗回眸与掠影》。
在1912东西街,有精选的20段新诗诗句,用光影投影在路面上。在东街入口处,有七彩玻璃装置,上面选载了7首新诗名诗。在西街入口,有100幅波普色照片,做成“诗”字形的装置。这些装置与投影,夜晚观看效果更好。大量道旗、灯箱、广告牌、墙体投影、天桥电子屏幕等等,都承载着新诗及这次新诗展的表达。整个布展体现了诗歌的庄重、静谧及精神性,充满美学魅力。
1917年2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上,刊发了胡适的《白话诗八首》,这首名为《朋友》、后改名为《蝴蝶》的诗作,被公认为中国第一首白话新诗。而胡适、陈独秀都是安徽人。承传新文化旗手们的先锋精神,安徽诗歌在当代中国一直醒目而卓越,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众多安徽诗人在各自领域领先国家诗坛。毋庸置疑,安徽是当代中国的诗歌大省。中国百年新诗与安徽渊源有自,休戚相关。在安徽省会合肥,以艺术展的方式来纪念中国百年新诗,可谓天造地设,顺理成章。
近年来,合肥金大地1912东西街,一直以学术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引领城市的精神高度,此次“棱镜:中国百年新诗艺术展”落户1912街街区“大地美术馆”,我们期望它像一滴花汁滴入仙后的眼睛,在仲夏夜诗意之梦中,让大家忘却生活之重,惦念性灵之轻。
本次展览,是合肥关于中国百年新诗的第一次展览,也是合肥近年来罕见的、高端的全国性诗歌艺术活动。
关于此次展览的缘起:
2017年,本此展览策展人、诗人、评论家祝凤鸣,得知现在生活在北京宋庄的诗人、评论家牧野先生收集了大量当代诗人的诗歌手稿、摄影肖像,还有牧野精心组织的艺术家针对具体的某首当代名诗创作的近百幅油画。祝凤鸣当即与牧野联系,期望在合肥做个展览。牧野是安徽人,对故乡情感深厚,有文化使命感,随即应许。
牧野提供的诗人摄像肖像、诗人手稿及诗意油画,构成本次展览的基础。再加上祝凤鸣近期组织的20余份当代名诗人手稿真迹,及重要艺术家洪凌、杨重光、陈宇飞等绘画作品的加入,使得此展览作品更为丰富。
祝凤鸣现为1912街区“大地美术馆”馆长,他与街区周菊红总经理协商,期望做此展览。周菊红总经理积极支持,最终促成此次展览。 责任编辑: 程艾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