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随着合肥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安徽省迎来了“地铁时代”。9月27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外发发布,对地铁建设提出明确的“门槛”。

 

  继合肥之后,安徽省下一个地铁城市会是谁?随着《实施意见》的出炉,这个问题变得清晰。目前而言,安徽省达到建设地铁门槛的城市,只有合肥和芜湖。同时,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需评估自身经济、人口、客流需求等情况,严格落实申报条件。

 

  按照规定,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除有轨电车外,均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并履行报批程序。《实施意见》明确,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从2017年全省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合肥以地区生产总值7213亿元领跑,芜湖3065亿元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马鞍山为1738亿元。可见,除合肥和芜湖外,安徽省其他城市还达不到地铁城市的门槛。

 

  实际上,已有地铁建设规划的城市不再少数,芜湖、淮南、安庆、蚌埠等地,均量身打造了地铁建设的“蓝图”。申报地铁建设有“门槛”,但制定规划并不冲突,《实施意见》明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期限一般为5~6年。

责任编辑: 肉馅的小包子